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外汇市场上各种货币闻风而动,然而港币却处变不惊,这得益于港币汇率先于人民币而动。
经历近3年的争论,人民币汇率改革终于启航。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出其不意”的改革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应,外汇市场上各种货币闻风而动,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对此发表评论,对本国货币汇率走向发表看法,马来西亚甚至随之宣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然而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得益于早先未雨绸缪的联汇制改革,港币显得很平静,顺利渡过人民币汇率改革风波。在2个月前的5月18日,香港金管局出台优化联汇制度运作的改革措施:一是推出强方兑换保证,即政府在1美元兑7.75港币的汇率水平上购入美元;二是更改弱方兑换保证,从原来的7.8变为7.85,即政府在7.85的水平上卖出美元;三是金管局可以在7.75~7.85的范围内,选择符合货币运作的市场操作手段,确保联汇制度的顺利运行。
在消息公布的当天,港币长期沉积在香港的热钱大量流出,银行结余从38.3亿港元降到7.1亿港元,恢复到正常水平。汇制改革收到的积极效果还包括,5、6月份香港失业率降至43个月以来的新低,7月份标准普尔提高了港币的主权评级,由A+提高到AA-。
香港联汇制诞生于1980年代,是适合香港的汇率制度,但是联汇制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事实上,有关联汇制改革的争论从2001年就开始了。争论的第一层面是还要不要联汇制。2001年8月,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表示,联汇制是压在香港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废除联汇制可提高市场灵活性,让香港自己掌握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为了平息由此引发的市场猜测和反应,董建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连用六个“不”对这一说法加以否定。
2002年9月,中银国际发表一篇报告,认为结构性财政赤字使联汇制受压,建议以人民币取代美元与港币的挂钩,第二天香港汇市出现异常波动。这件事发生以后,为稳定市场,财政司和金融司相继表示政府没有改变联汇制的计划,香港银行公会也出面表示支持联汇制,并建议香港在采取紧缩财政政策的基础上确保联汇制的顺畅运作。
争论的第二层面是关于联汇制改进方案的设计。即使是支持派,也认为目前的联汇制需要对某些具体的环节做出改进。浸会大学教授曾澍基提出了转向现代货币局安排的方案,内容主要是商业银行须在金管局开设准备金账户,发钞和赎钞都以100%的储备做保证,金管局保证对基础货币的自由兑换。该方案被认为是利用准备金制度,变相对银行征税。这样无疑会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削弱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另一个很有影响也最激进的改进方案是郎咸平的复本位联汇制,即同时以人民币和美元作为准备货币。郎咸平认为,美元本位的联汇制已不适应香港的发展,特别是当财政出现长期且严重的赤字时。而人民币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所以人民币和美元的复本位联汇制更顺应香港的发展潮流。
作为对市场的反应,金管局今年5月推出优化联汇制的改革。这次改革既没有循着保守派的路子走——强化货币安排,也没有遵从激进派的思路做——动摇美元本位,而是选择了一条折衷的方法:借人民币改革之良机,在优化联汇制机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港币汇率的灵活性。
改革后的联汇制将港币的汇率设定在一个范围内,对汇率的升、贬都做了防范。同时,金管局拥有了根据经济形势抉择干预的权力,汇率不再完全由市场供求自由决定,提高了金管局调控汇率的能力。
联汇制遇到的挑战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使其效果削弱。随着香港和内地经贸关系的密切,保持港币和人民币之间汇率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过去,两者都盯住美元,自动提供了稳定机制。人民币汇率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对美元汇率发生变动,实行联汇制的港币汇率也会随之变动,这可能会造成套利性投机,不利于两地经济的融合,不利于香港利用内地作为经济发展的腹地。如何在联汇制中反映日益重要的人民币的权重,是未来联汇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