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借此机会给以色列的军火买卖立规矩了
没有人会料想到,被视为美国“亲密小兄弟”的以色列会对美国说“不”。
据以色列主流媒体《国土报》报道,由于在以色列对华军售问题上以、美两国存在分歧,以国防部长莫法兹取消了原计划在8月上旬的华盛顿之行。
美国围堵中国军事发展
由于美国的阻挠,以色列政府已经取消了帮助中国升级“哈比”无人机的协议。原本这一军售风波应该就此结束。但美国并不满足于就事论事,还想进而提出附加条件,对以色列未来的军工业进行严格控制。
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华盛顿不仅要求以色列国会在18个月内出台一项加强本国防务产品出口监控的议案,还要求美以之间就此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除此之外,美国还要求以色列政府以及国防部长莫法兹本人就此做出书面道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问题专家陈双庆对《了望东方周刊》说:“看来,美国想借此机会给以色列的军火买卖立规矩了。这与最近美国抛出《中国军力报告》渲染所谓‘中国威胁’的背景有关。可以看出,美国准备四处围堵中国军事发展。”
很显然,美国这种得寸进尺的做法惹恼了以色列。2000年,以色列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取消向中国出售雷达设备的违约行为,到现在还被重诚信的以色列商人所耻。现在不但签不成升级“哈比”无人机的协议,还要严格限制与中国的所有军火生意,以色列人的忍耐达到了极限。
陈双庆说,虽然以色列可以从美国那里得到相应的补偿,双方最终达成妥协。但以色列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在涉及重大利益的情况下,还是不会轻易让步的。这在历史上有过先例。
以色列不能失去中国
据海外媒体报道,最新一期美国《国防周刊》指出,大多数以色列企业界不赞成以色列政府这种态度,因为中国市场潜力很大。但由于美国不断施压,而且以色列企业界本身也有诸多疑虑,因此以色列的军火工业正逐渐告别中国市场,转向美国、西欧发展。
旗下拥有七家军火公司的苏尔坦集团即为一例,其董事长葛拉特说,“对我们而言,中国市场已经关闭。”
失去一笔生意,对于商人来说,仅仅是经济利益的损失,但对于国家来说,则是经济、政治的双重损失。
“四面受敌”的以色列有一个很大的生存之道:军火生意。虽然美国每年会向以色列提供近20亿美元的国防援助,但主动拓展自己的军火市场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以色列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武器出口国。据悉,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以军工贸易,在过去的10年里已经达到15亿美元的贸易额。
但是以色列同时与美国有着密切的军事合作,许多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是美国提供的,因此美国担心以色列会通过贸易把美国的高新军事技术传到中国。
2000年,以色列被迫撤销了向中国出售空中预警雷达机的合同,致使中以关系陷入低潮。这次无人机升级协议泡汤后,如果以色列再答应美国提出的进一步封锁对华军售的要求,恐怕将更难得到中国的信任。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当下,以色列人不会忘记“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在更早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犹太人为了摆脱沙俄压迫逃到中国,以色列副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的祖父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渊源无法割断,如今的经济和政治合作更为以色列所重视。目前,以色列已经把中国列为重点发展的4个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去年以中两国的贸易额为21.6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达到了6亿美元。中国纺织品和化工产品深受以色列人喜爱,以色列也为中国提供了许多高科技产品。
今年6月,以色列副总理奥尔默特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以色列很快将与中国开始正式谈判,并正式达成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框架。
与此同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中国,在以色列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室主任李伟建在接受《了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从这个意义上看,以色列现在的反抗不仅表现了它的愤怒,也表明了以色列对中国的重视。在军售问题上,不能再顺从美国、得罪中国,失信于中国就意味着孤立自己。”
以色列的军工业
以色列只有1.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就是这么一个弹丸之地,一个人口不足500万,资源贫乏的国家,控制着世界上近五分之一的军火贸易。军事工业已成为以色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本国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
以色列已经形成了人员齐整、设备先进、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全国从事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的公司达250多家,并涌现出如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以色列武器发展管理局、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拉法尔公司、以色列造船厂等十几家规模巨大、举世闻名的军工企业。
媒体报道说,以色列的军工业能够如此发达,一方面是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以色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出于谋求军事上的优势和安家固国的本能而奋发图强,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周边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巴勒斯坦,为以色列提供了真实的武器实验场。
军工业除了能为以色列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外,还在外交、劳动就业和退役军人安置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外交方面,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就利用“军售外交”打开印度大门,成功化解了自己在外交方面的孤立局面,两国的关系更由于2003年签订的“法尔康”机载预警系统合同而达到巅峰。此外还有与新加坡、土耳其的军售外交,可谓以色列的另外两个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