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世界灾难降临时,将看不到蘑菇云。新一代电子炸弹爆炸后,一声巨响和一道闪电便使计算机所有数据都消失,除柴油机外,所有电气化引擎都无法发动。世界将倒退200年……这是美国《流行机械》杂志形容的电磁脉冲战争的场面。
当前,美国的电磁脉冲武器已开始走向实用化,而台湾在强化对大陆电子战应对的同时,也加紧开展电磁脉冲防护研究。
台关注所谓大陆“新概念武器”
近日,《解放军报》报道了一则消息,海军某导弹护卫艇大队新型导护艇编队,日前在阴雨连绵、浪大涌急、能见度低的复杂气象条件下,首次成功运用某新型电子系统实施实兵对抗演练,提高了部队电子防御作战能力。
这则关于我军演练电子战的消息为台湾媒体多方转载转引,并引起台湾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之前7月19日美国在《2005中国军力报告》中,曾极力渲染所谓“解放军可能对台动用高空电磁脉冲攻击”,台湾当局因此更是胆战心惊。
据消息人士称,台军方以美军的研究报告为证据,评估认为解放军不仅拥有核爆炸可控当量的电磁脉冲弹头,而且还开发了包括高功率微波弹等非核“新概念武器”,这使台军十分紧张。
其实,紧张的不止是台湾,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中心主席弗兰克·盖夫尼日前发表演讲时,竟宣称:“就目前而言,中国还没有能力对美国城市以战略弹道导弹实施突袭。但若使用电磁脉冲武器,以最少的核武器发动进攻,就会给美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二原子弹”走上军事舞台
电磁脉冲武器又号称“第二原子弹”,足见其杀伤力多么强大。电磁脉冲武器攻击目标有三类:军用和民用电子通信和金融中心,如指挥部、军舰、通信大楼和政府要地等;防空预警系统;及各类导弹和导弹防护系统。
电子装备最易受电磁脉冲破坏,虽然装备外观完整无损,但内部记忆电路、集成电路、逻辑电路、放大电路等均因瞬间超载而烧毁无法正常工作。而越先进、复杂、灵敏的装备受其影响越大。
电磁脉冲对情报信息系统有硬件破坏、消除储存资料、破坏微处理器系统的功能等效应,从而造成整个信息系统瘫痪,严重地影响信息收集、传递、处理的时效性,进而影响作战指挥。电磁脉冲还可影响电离层的稳定性,当雷达波掠过时,被电磁脉冲干扰的区域会使其传播途径弯曲,造成雷达所确定的目标位置与目标实际位置产生误差,严重时甚至产生吸收作用。此外,电磁脉冲还能对人员实施间接杀伤。
以前电磁脉冲只有核武器国家才能产生,因此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不多,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非核电磁脉冲武器或者高功率微波弹也逐渐走上军事舞台。这种电磁脉冲武器采用高能微波发生器来制造电磁脉冲,工作原理与核脉冲有本质区别。由于其不受国际公约限制,因此美俄等世界各军事强国都纷纷发展具有强大破坏力的非核电磁脉冲武器。
美国“脉冲战争”瞄准谁?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就要求国防部在研发进攻性电磁脉冲武器的同时,还在全美多个基地建成了各型电磁脉冲模拟器10余座,用来进行电磁脉冲武器研制和防护实验。
其实,美国已经首开“脉冲战争”先河。如1999年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中,美国使用了尚在试验的电磁脉冲武器,使南联盟部分地区的各种通信设施瘫痪了3个多小时。有外电报道,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的空袭中再次使用了这种炸弹。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之所以被动挨打,重要原因是指挥控制系统和防空设施遭到破坏,丧失了电磁环境控制权,造成无线电通信中断、雷达迷盲、制导武器失控、指挥失灵。据外电报道,当时有记者问,美军为何只偶尔使用电磁脉冲武器,美军发言人说,我们留着更强大的电磁脉冲武器对付更强大的敌人。有人分析认为,美军所说的更强大敌人,暗指俄罗斯和中国。
台军方指挥系统“戴上防护帽”
当前,台湾在强化应对我电子战攻击能力时,也非常重视电磁脉冲防护研究。据台湾媒体披露,为了反制解放军近年来电子战的发展,台“国防部”早已在“国防”机密预算中编列了7.8亿元新台币用于“电子战及资讯战装备”的规划,资金分属“资安计划”与“脉护计划”。其中“资安计划”主要指,防止大陆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台战略部门发动黑客攻击,属“软杀伤”攻击。而“脉护计划”则是为了防止大陆利用电磁脉冲武器对台进行电磁脉冲的“硬杀伤”,主要是在台军重要军事设施、战略民用设施和重点政府大楼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
据了解,“脉护计划”主要由反制脉冲效应、电子反制防护网等七大部分组成,其目的是为了防范电磁脉冲武器的攻击,以维持计算机运转并保护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所有资料和指挥、通讯、情报系统的畅通。这项计划的具体实施单位是号称台军“科技大本营”的中山科学研究院。对此,“中科院”负责该计划的主管官员得意地宣称,届时台军方作战指挥系统就等于“戴上了一顶防电磁干扰的防护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