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 一场持续月余的成品油供应短缺危机席卷了今夏的广东,尽管造成广东成品油短缺的原因众说纷纭,但这一事件与近来不断上调的油价、今夏各省份供电紧张等现象联系在一起,显示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能源安全问题。
在5日-7日于北京举行的“21世纪论坛”上,中外专家指出,如何解决石油短缺、保障能源安全已成为中国能否成功地实现经济战略目标的关键。
来自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的经济专家茨马拉克·沙利兹指出,中国目前能源需求开始超过国家的供给能力。在今后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可能接近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但能源的消费也翻了一番。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9.5%,但就在同一年,中国煤炭产量超过19亿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
茨马拉克·沙利兹认为,能源短缺正在形成的压力可能阻碍近期和长期的经济增长。除了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之外,还可能对人类的幸福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来自“珠三角”的一位参加论坛的代表描绘了自己辗转数个加油站排长龙加不上油的经历。他说,很难想象,如果失去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持,中国经济的马达如何保持高速运转?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必须将开发与节约并重,一方面实现能源及其来源多元化,积极寻找新的能源,另一方面大力节能,才能弱化持续飞涨的需求与持续短缺的能源之间的矛盾。
英国MSL海洋石油工程公司冯勤博士认为,中国要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来源。目前,中国石油进口的半数以上来自中东。一旦中东出现危机,影响到石油生产,中国的石油进口就会直接受到影响。因此,中国需要加大拓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力度,保障石油供给的安全。
能源多元化已是被西方国家提出并引起重视的问题。冯勤说:“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关键在于能源多样化。”他建议中国重视和投资于多元能源的研究,开发新型能源,为最终摆脱依赖石油的经济走出一条新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认为,中国可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各类新型能源,同时必须走节能型道路。
数据显示,中国发电、冶金、建材、化工、交通等产业消耗全部一次能源的80%左右,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30%。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能源在总体上有大约20%的节能空间。
杜祥琬院士说:“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只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规划好、运作好,并逐步优化能源结构,多元结构的中国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