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将启程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将在纽约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会晤议题将包括中美双边关系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
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发表署名“刘建飞”的文章指出,中美两国虽然有不少分歧和矛盾,但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构成了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这种动力越来越大于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阻力。中美关系已经越来越建立在内生动力上而不是“第三者”因素的基础上了,已经越来越成熟了,越来越“正常化”了。
文章说,纵观中美关系史,发展双边关系的动力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全面、持久。如果从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广州黄埔港算起,中美关系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以往的中美关系都有些不“正常”。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对华关系带有相当程度的殖民主义色彩,无论是《望厦条约》,还是“门户开放”政策,基本上都是美国单方受益,中国即使客观上受益,但也是被动地接受,中美关系不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太平洋战争期间,中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共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这是中美合作最为辉煌的一页。
但是,这种合作的基础是建立在有“共同对手”基础上的,因此是不牢固的。“共同对手”消失不久,中美关系就陷入冷战的泥潭,两国不仅对抗了20余年,而且还在几次热战中交手,美国甚至打算对中国动用核武器。后来,主要是苏联的威胁促使中美两国又携起手来,形成一种准盟友的关系。冷战结束后,苏联因素消失,中美关系又陷入起伏不定的怪圈。“9·11”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又成了中美关系的黏合剂,两国在反恐的大背景下成为“建设性合作者”,双边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从上述可见,凡是中美关系密切的时候,基本都是有“第三者”在起作用,而一旦这个“第三者”消失,中美关系就会逆转或动荡。依靠“第三者”因素来维系的双边关系实属不“正常”。顺着这种不“正常”关系的历史轨迹去观察,人们难免不得出“在反恐战争结束后中美关系会出问题”这样的判断。再加上传统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思维的影响,这种判断似乎更有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