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记者]:
刚才张主任也提到石油定价和油产品定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是否有考虑建立一个单独的能源部,来处理这样一个非常复杂、涉及面非常广的问题?
[张国宝]:
能源已经是世界上非常关注的热门课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来讲,能源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我们国家历史上曾经有过能源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能源部又撤销了。目前能源管理的职能是放在国家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也就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来进行能源的管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内部现在设有能源局,随着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因此一直以来都有关于希望国家建立能源部这样的声音。
[张国宝]:
国家领导人和国务院都听过有关问题的汇报。但是,多数同志的意见认为,由综合部门管理能源还是设立专业部门管理能源,根据历史经验,也都各有利弊。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当前,国家还不打算成立能源部,但是为了加强对能源工作的领导,国家成立了能源领导小组,并且设立了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来加强对能源工作的领导。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亲自任组长,由黄菊副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任副组长,由国家发改委马凯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
[张国宝]:
由于能源工作涉及到商务部等等许多其他部委,因此相关部委的领导人也作为能源领导小组的成员。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并且单独行政编制。同时,中央编制委员会已经同意增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的编制,来加强对能源工作的领导。由于这项工作刚刚作出决定不久,正在进行运行当中,所以我预期现在不会成立能源部。
《东方早报》记者:
有人评论我们国家目前还缺乏科学的能源战略,说在能源方面是大手大脚的穷人,浪费比较严重,请问张主任,第一,我们国家的石油储备为什么会长期不足?另外,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煤矿也有不少,浪费情况也是比较严重,作为我们国家重要能源的煤炭,为什么没有纳入国家的统一管理?第二,关于汽车燃油税什么时候开征?
[张国宝]:
首先,我不同意你刚才说的那种议论,认为我们国家能源战略不够清晰。我认为中国能源管理得最有成效、最有效率。如果了解中国历史的同志都应该清楚,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中国只有200多万千瓦的电力。到了改革开放的1978年,全国装机的总容量只有5800万千瓦。我们经过20年的建设,到了去年年底,就使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4.4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二位。
[张国宝]:
中国在解放前,几乎是一个没有原油的国家,大家都知道,我们当时把油叫做洋油。当时只有玉门等几个小油厂,总的产量不够十几万吨。1963年,我们用自己的陆相成油理论,发现了大庆油田,一举甩掉了贫油的帽子。大庆油田已经30多年保持年产5000万吨原油以上。去年,我们的原油产量已经达到1.75亿吨,刚才我介绍,这是世界上第五大原油生产国,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中国已经多年保持煤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并且我们去年还出口了8000多万吨,将近9000万吨的煤炭供应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在焦炭上,我们的产量占世界56%,对世界其他各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张国宝]:
刚才我介绍,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能源发展支撑了我们国家连续20多年来平均增长9.4%,这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如果没有能源工业的发展,能够支撑我们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取得这样大的进步吗?
[张国宝]: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美国的代表团,他们问我,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具有世界第二位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国家,你们有多少人在管能源工作?我请他猜一下,他第一个猜的数字是6000人。因为我知道,美国的能源部从上到下有10万人,光是在本部能源机构当中也要超过1万人。我说不对,你再猜,他猜了多次也无法猜到我们管理能源的人数,我说你也不用猜了,你不可能猜到,我告诉你,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们只有几十个人管能源。他跟我开玩笑说,下届美国总统应该选你,因为你们这个政府是最有效的。
中国从一个战争废墟上,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能源生产国,难道这个成就还不够大吗?难道这个发展战略还不够清晰吗?世界上有哪个国家能够取得像中国这样巨大的成就?
美国美洲开发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现在取得了总装机8亿千瓦的成绩,它的历史上最快的增长速度是在七十年代发展核电的时候,一年最大的装机容量是4000多万千瓦。
[张国宝]:
我们中国去年新增的装机容量是5050万千瓦,今年一定会突破6500万千瓦,相当于英国全国的装机容量。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中国一年的电力装机的速度相当于一个英国、两个瑞典。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是非常清晰的,而且是在按照我们的发展战略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在往前前进。
刚才你问到关于石油储备的问题,因为在1963年以后,我们甩掉了贫油的帽子,在很长时间当中,中国的原油是自给有余,还有少量出口。由于这两年经济的快速、持续的发展,对原油的需求增长速度也比较快,所以我们国家从1993年又开始变成一个石油的进口国,1993年那一年,我们进口了100万吨原油。在这以后,原油的进口量逐年有所增加,刚才我介绍,到了去年,我们进口了1.17亿吨的原油。
[张国宝]:
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原油主要也还是立足于国内。对石油储备的必要性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我们在现在的情况下认为需要建立石油储备体系,但是多少天石油储备为最佳,经济学家也好、各国也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要90天,有人说要120天,我认为这要根据各国自己的国情来决定。比如说日本是一个本身不产油的国家,它所有需要的原油,百分之百要从国外进口,所以它的石油储备可能要根据它的国情来决定。而中国主要的原油是产于国内,我们的天数难道一定要和日本一样吗?所以,应该根据各国的国情来确定自己石油的储备量。
[张国宝]: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起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并且将要逐渐扩大石油的储备量。
关于汽车燃油税的问题,这件事情也议论很久,多数的人都认为应当设置燃油税。但是,为什么很长时间没有能够出台呢?当时有很多人都认为在原油价格有所回落的时候出台燃油税是最佳时机。但是,我们一直没有等来原油下降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出台燃油税是必要的,这个问题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中华英才》杂志社记者:
中国对能源需求这么大,作为国家是否要加大放开对国外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的进口?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谢谢。
[张国宝]:
刚才我已经介绍了,我们制定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办法给大家作比较详细的介绍。我刚才归纳为48个字给大家做了介绍,你应该听到,我们国家的能源发展政策应该是“立足国内、开拓海外”。我也介绍了,我们中国现在能源的国内自给率是94%,对国外的依存度只有6%。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要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必须立足国内。
[张国宝]:
最近,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进行了第三次油气资源的普查,普查的结果还没有公布,对于常规油气资源的评价已经结束。我可以告诉大家,评价的结果比原来掌握的资料要好,在中国发现新的油气资源的潜力仍然很大。特别是天然气,目前我们还处在开发的初期阶段,潜力相当之大。
[张国宝]:
所以,只要加大勘探的投入,在我们国家发现新的油气资源是完全可能的。在制定能源规划的时候,曾经让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从政府层面上制定了一个规划,同时温总理也委托工程院从专家的角度上平行作业,也制定了一个规划,按照我们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规划,在未来的20年当中,我们国家能够有条件保持原油产量在1.8亿吨。
[张国宝]:
我强调要立足国内,并不是说中国不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我强调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要告诉那些外国的担心者,我们中国不会成为威胁。实际上,中国和其他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双赢的。
[张国宝]:
比如说澳大利亚,它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它需要出口能源,不仅是出口给中国,也需要出口给其他的国家。所以,我们和澳大利亚进行能源领域当中的合作,从它那里进口一定数量的液化天然气,澳大利亚政府和人民都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的邻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都是富有油气资源的国家,我们也需要他们的原油和天然气。
[张国宝]:
中国在进口原油的时候,也同时出口我们自己其他丰富的能源,刚才我提到,我们也出口了大量的煤炭。世界各国在解决能源问题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国家资源禀赋的情况,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这并不奇怪,用不着大惊小怪。
[法新社记者]:
能不能介绍一下未来几年中国石油进口的计划?刚才您也提到,中国的能源自给率是94%,如果中国能源自给率只有9%或者只有8.5%的话,会对中国的石油进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国宝]:
我们总的原则是要立足于国内,而我们当前的情况是自给94%,国外能源进口占我们能源需求的6%。我们希望这个比例在今后也不至于有大的变化。当然,我不能说每年都是完全一样的,这要根据国际能源的状况和中国国内的能源状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张国宝]:
但是,作为政府的能源总的方针,我们希望中国的能源能够立足于国内,或者主要立足于国内。有人可能说,你只是说说而已,你怎么能保证做到?我们是有根据的。我刚才在开场白的时候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数据,我不想对这些数据作过多的评论,让你们自己去分析。但是,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到,中国的核能比例比较低,中国的水能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张国宝]: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但是我们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刚刚起步。就拿风电来说,有人说中国的风力资源可以有10亿千瓦的电能。但是,我也并不敢断言,我们真的能装10亿千瓦,但是至少中国有很多有风力的地方完全没有开发,现在刚刚开始。中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水利资源,现在被开发利用的还不到20%。
[张国宝]:
总之,我对中国的自然禀赋再进一步发展能源还有巨大的潜力充满了信心。
[主持人]:
张主任一会儿还有重要的公务,今天的发布会不能延续了。大家的发言很踊跃,我们欢迎以后张主任还能出席发布会。谢谢。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