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成效与缺陷兼有、希望与迷茫并存的现实,有的想走向过去,有的想走向未来”,对决策者的一些揣度和期待,正让位于对其具体治国方略的理解和运筹
个税法听证,专家建议起征点5000元;中国整体竞争力下滑;“神六”最快10月中旬发射;北京楼市不存在观望期;油价调整要小步快走与国际接轨;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组分赴各地调研;《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出台,高度重视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9月26日,随便打开一家新闻网站,都能看到这些消息。一切看似平常,却蕴含着中国进入新的转折期的信息。
“一个新的开始”
按照既定安排,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一五”(2006―2010)的到来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中国究竟要走上一个什么样的新路途?能否给全世界关注中国的人展示一个清晰的未来,打消或者减少外界一些人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与担心?
“五年一次计划修编,看似例行公事,其实大为不然。尤其是编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更多的是意味着一种重要转折,或说一个新的开始。它不只是计划改称规划、指令性质变成指导性质,以及指标、项目等事务性质或应用之类变化,更重要的是在涉及方向、轨道性质方面具有重要特点。”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两年前,《瞭望东方周刊》在创刊号上写道:2002年的11月14日上午,温文尔雅的胡锦涛和他的八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同事一起,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聚光灯前。此时,全世界都在猜测:这些在革命战争结束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会把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带向何方?
如今,近三年过去了,执政经验的丰富和执政理念的成熟,使“新领导集体”的“新”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三年前对决策者的一些揣度和期待,已让位于对其具体治国方略的理解和运筹。
“本届领导层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面对着中国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的辛鸣博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的深入,让中国的一举一动都与世界牵连,而国内的改革攻坚也碰触到了无法回避的体制障碍。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不久前载文称:“面对着成效与缺陷兼有、希望与迷茫并存的现实,有的想走向过去,有的想走向未来。”
“盛世”需加上“太平”
9月底,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发表了一篇署名长文,纵论如何解决农民工问题。在浙江省,农民工已占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
习近平开出的“药方”是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从保证其劳动所得,提供低廉住房、养老保障等社会服务,到关注其精神上的尊严和归属感。那些干着脏累活儿、拿着低工资的农民工,受到了空前关注。浙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温州人均GDP已达30000元。但是,习近平却忧虑着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这表明,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存在着贫富差距问题。
中国的发展达到了五千年来的盛世。在过去五年,即“十五”计划实施的阶段,中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位居世界前列,人民收入稳步提高,政治和社会稳定。中国妥善处理了2003年非典危机,成功地实施了宏观调控,初步遏制经济发展中不健康的苗头。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1000美元。中国正在变战略机遇期为“黄金发展期”。
也有专家指出,通常经验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这个数字后,多种矛盾有可能集中凸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若处理失当,就可能面临失衡的危险。
两年前,在《瞭望东方周刊》创刊号中,曾指出新一届政府面临一系列挑战。两年来,一些挑战变得更加明显,比如,农民增收难、贫富差距拉大、资源和能源制约、群体性事件增多、重大事故频繁、教育和医疗高收费、房价增长过快、就业难和汇率调整、贸易摩擦、新“中国威胁论”出现等等。
国情问题研究专家胡鞍钢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当前中国社会形势是局部有所改善,形势不容乐观。改革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盛世”,但是在“盛世”之前加上“太平”两字,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在本届领导层就位不久,“亲民”形象马上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总书记坐上百姓炕头包饺子,总理在煤井下和矿工共度除夕,人们思考:这一重新回到公众视线的风格代表了什么?
人们注意到,“亲民”落实在国家发展方略上,是对人民福祉的重视,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视,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等等,都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很关键的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要运筹如何把中国从盛世带向“太平盛世”。
具有标志性的转变
五中全会本身被认为极富标志性意义――首次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计划”二字去掉,改为更符合中国实际的“规划”。
叶笃初说,“一句话,也就是彻底摆脱原有的僵硬的计划经济以及相应社会发展窠臼,而追求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
会议的一条主线,即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两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科学发展观具体表述为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参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一位负责人,以一种不多见的特别明快的语言表述:编制的出发点,要从偏重物质财富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十一五”规划被认为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是一个“民生的规划”。体现民意,集中民智,亲近民生,是规划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它的创新。
北京大学政治学者李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应当一手是建设和谐社会,集中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一手是加强执政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作保障。”有学者这样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同样是政绩。”
在经历了非典冲击、宏观调控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仍旧保持了2003年10%、2004年9.5%的高增幅。但也有人认为,投资拉动仍占了很大比重,而且,经济效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那么,“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会以什么速度增长?这是一个许多人都在猜想的问题。有专家预测,未来经济增速可能调低到9%以下。
胡锦涛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们注意到,“平稳”两字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