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一些分析人士预测说,与十五计划及以前的五年计划相比,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制定理念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从而为这个世界新兴大国的未来五年勾划出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目前正在北京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讨论制定2006年至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
分析人士说,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思路中占据了20多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先富论”,将在十一五规划中转变为“共同富裕”的主调,以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扭转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
这是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后,五年规划制定理念所作的一个重大调整和历史跨越,表明中国执政党将重点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趋公平的利益均衡机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首先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打破了绝对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体制,为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探索了新经验、新路子,并为国家积累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突破1000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
中国领导人警告说,在这一关键阶段,要防止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据官方研究机构测算,中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已扩大至10多倍;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实际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5到6倍。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说,中国是过去20多年里贫富差距扩大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差距也很明显。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共同富裕并非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它更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理论追求。”
然而,他也指出:“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让已先富起来的部分地区和人群停滞发展或倒退。他说:“它的核心是‘共同’,是使十几亿人能够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光建说,显然,以前一直倡导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也将让位于“效率与公平并重”,或“更加注重公平”。
分析人士说,经济的增长不等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增长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的新观念将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得到鲜明体现。
中国高层领导人近年在多种场合批评了一些旧的观念和误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不等同于“增长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等同于“以速度为中心”。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已使中国一些地区上演了不惜盲目投资、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悲剧和弄虚作假的丑行。这使中国领导人担心,如果不进行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就有可能会使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衡、增长动力不足,不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
分析人士说,在十一五规划中,经济增长的目的将被强调为注重人文本质,为提高以生活质量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不断积累物质条件。
胡鞍钢说,简单的人均GDP指标掩盖了居民贫富差距悬殊、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它可能是少数人口、少数城市、少数地区的高增长,而大多数人口、大多数农村、大部分地区低增长或无增长。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可以预见,在未来五年,中国将不懈追求公平的增长、均衡的增长和可持续的增长。”
另有分析人士预测,中国十一五规划将会极力控制过度依赖外资、过度依赖外部资源和改变过度倚重出口的局面,避免发生频繁的国际经济贸易摩擦,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和安全。
官方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约达70%。
中国已是主要资源消耗量的世界第一大国。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从2002年至2030年,全球新增能源需求的21%来自中国。2004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50%。
分析人士预测,在未来五年,中国将把社会事务放置到与经济事务同等重要或更优先发展的地位,以弥补以往片面强调经济建设造成的社会失衡,使穷人和易受伤害的人得到保护,并有机会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
中国领导人强调指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已十分迫切。
目前,在中国广大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极其薄弱,公用设施极其简陋。
中国患病人次由1993年的43亿人次上升至2003年的50亿人次;2003年全国未就诊23.5亿人次,相当于患病总人次比重的47%;未治疗6.3亿人次,占患病总人次比重的12.6%。
1993年——2003年,全国未获得社会医疗保险人数从9亿人增至10亿人,未获得社会医疗险比例由67.8%上升至80.7%,其中城市未获得医疗保险人数由9653万人上升至3亿人。
据权威机构测算,2003年因健康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7%左右。
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元竹说:“未来五年,中国政策和资金将向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重点倾斜。”
据有关人士透露,在2010年以前,中国政府很有可能在农村全部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这将使农民每年约减轻1000亿元的负担。
分析人士说,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了“规划”,表明中国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和长远性,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注重公共政策的制定、建设服务型政府。
从1953年以来,中国每个五年计划都是政府指导和考核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据。“计划”具有一定的“法定”效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说,这表明中国正在改变“政府主导型”的体制模式,逐步形成新的体制框架。
分析人士说,未来五年,在新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将掀起新一轮大规模的改革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