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新闻办19日在此间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阐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这份白皮书实际上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了中国的民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观点鲜明,材料丰富,”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房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作为白皮书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房宁说,与其他白皮书相比,这份白皮书有三个之“最”,即准备时间最长,参与人员最多,篇幅最长。
这个长达32000多字的白皮书从开始起草到发表历时一年多,征询了众多中央部委的意见,征求了100多位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的意见,因此,白皮书阐述得很准确、权威,房宁说。
他认为,这份白皮书突出阐述了四个重要内容:一是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一国的国情相适应;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三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四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房宁指出,中国的民主与其他国家的民主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当代中国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和根本保证。
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保证政权稳定的需要,是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需要。
房宁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是十分有效的民主,能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有限的资源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国的发展必需有长期战略和连续性的政策,中国的民主制度,可以保障这种战略和政策的实施,因此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
针对一些西方舆论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很成功,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说法,房宁指出,多年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直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并促进和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白皮书中列举的大量事实也说明了这点。
他说,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后,中国的民主政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过去不到3年的时间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部委就为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制定、修订和颁发了30多个文件、决定、法律和法规。
房宁指出,西方舆论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持有偏见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以西方的民主标准来衡量中国,对中国蓬勃发展的民主政治建设视而不见。
“中国在过去20多年里保持了9%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若在没有民主的专制制度下,这样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他说。
白皮书指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
房宁说,这段话是中国民主观的集中表述,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结论。他指出,真正的民主不在于其外在形式,而在于是否符合国情,是否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中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只有能够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民主,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他说。
根据白皮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符合渐进有序发展的客观规律。
房宁指出,这些原则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适应了国家发展的要求,因此,遵循这些原则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定会结出累累硕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