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1999年到2005年,已经5次成功放飞神舟飞船的发射塔,静静地期待着几天后又一声“惊天轰响”。这是地处大漠戈壁深处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世界大型载人航天发射场之一。
这是被绿色环抱的航天城(10月1日摄)。
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带着再入大气层时的余热,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精确降落在黎明前的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牧场。
这一刻,距1955年10月4日——中国航天事业的领跑人钱学森归国仅50年零13天。
起跑,源于自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钱学森归国后1年零4天,新中国就成立了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任院长。
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在震惊世界的目光中独上九霄。
这是人类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它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航天时代!
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一锤定音:“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世界由此听到了“中国追赶”急促的脚步声。
中国航天,在众多的“第一次”中迎来了热情似火的第一个高潮:
1960年9月10日,就在苏联撤走专家后的第17天,中国航天人用苏联专家认为会爆炸的中国国产燃料,成功地发射了一枚苏制P-2导弹。
56天以后的11月5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枚仿制的火箭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连续三发都取得了成功。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远程打击的导弹,同时也为中国的进一步空间探索打下基础。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航天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上了天空。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也进入了航天时代。
这颗人造卫星的重量超过了苏、美、法、日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的总和,实现了毛泽东的愿望——“要抛就抛大的”。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追赶,奠定大国地位——十年创造的奇迹
1966年初,在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季希等专家的带领下,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
“我们国家需要从轨道的高度来观测我们国家,因为这样的高度来观测我们国家,可以把我们国家的整个面积,包括周边海洋、海岸都能够看得很清楚。如果靠别的手段来做就很难。”王希季回忆。
同时,他也道出了发展返回式卫星的另一个原委:“苏联的加加林已经上天,美国也在努力发展载人航天。我们国家也要发展载人航天,那么载人航天其中的主要基础技术之一就是返回。”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并于11月29日成功收回。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同时,还创造了一个世界航天史的奇迹:首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即回收成功。
正是这次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也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30周年。截至今年8月29日,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22颗返回式卫星。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的科学试验成果,已经充分运用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影响中国航天的另一位伟大决策者邓小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