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实现这个目标,要特别突出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重大成就,也存在各种突出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面临各种挑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十一五”期间,要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
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是我们要长期面对的突出难题。未来一个时期,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都很大。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实施和完善相关优惠政策。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份基本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已由去年底的8个增加到11个。要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
要完善分配制度,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必须高度重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必须强化政府的保障责任。要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认真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的子女就学困难问题。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进一步采取措施,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政策。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采取措施,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
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才能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要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服务能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重大,必须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工作。要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执法。同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的监管,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要做好以上工作,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还必须把中央的要求与当地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当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当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