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尽管刻意保持低调,尽管“名头”远小于美国财长斯诺等国际知名财经高官,但11月上旬将来华首次访问的英属维尔京群岛财政部长Hon. Ronnie kelton,定将牵动众多民企敏感的神经。
据记者了解,Hon. Ronnie kelton此次中国之行,要拜会商务、金融等多家主管部门,还要拜访影响政策制订的研究人员,对中国相关政策进行“摸底”的意图非常明显。
一则,这个面积仅154平方公里的西印度洋群岛,已连续数年成为仅次于香港的中国内地第二大外资来源地,超过了美欧发达国家。各种资本汇集到该地区后再向中国投资,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国内政府部门官员告诉记者,“他们对此感到十分惊讶,中国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和重视”。但这只是此次访问成行的表面原因。
二则,更重要的是,近些年国内众多民企借道英属维尔京等国际避税地(又称“离岸金融中心”)纷纷“外资化”,摇身变为“境外企业”后转而收购境内企业。这引发了国内对其成“巨额国民财富流失‘黑洞’”的指责,国内相关监管部门连续出台政策进行规范。但国内相关政策摇摆不定,民企“外资化”前景并不明朗。因此,对中国相关政策进行“摸底”,进而判断对己之影响,就成为Hon. Ronnie kelton此行的实质原因。
而对国内众多民企而言,对于民企“外资化”政府究竟如何定性,最终采取什么样的明确政策,无疑会对切身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民企优质资产海外大转移
“现在国内叫得响的民企,还有多少还是真正的中国民营企业?它们基本上都已经成了外资企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国际商会仲裁员马少波指出了这个事实。
此言不虚。近年来,借道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国际避税岛设立壳公司,再将境内企业资产注入壳公司,进一步寻求海外上市,似已成为国内民营企业的一种风潮。根据公开报道,今年至今,百度、富力地产、中国龙工、雨润食品、海王英特龙、新宇亨得利等国内著名民企,纷纷海外挂牌上市。无一例外,上述企业全部改制为外商独资企业,外资来源地也均为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国际避税地。而在去年,国美电器、蒙牛乳业、盛大网络、慧聪国际、津西钢铁、中天国际、京信通信、51job(前程无忧网)、天狮国际、银桥乳业等原著名民企,已通过境外壳公司相继在境外成功间接上市。
这种民企“外资化”的运动,即民企通过在国际避税岛设立壳公司变身外商企业,实现间接海外上市已有多年历史。1999年初,新加坡证交所出现了一张新面孔——“鹰牌控股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其背后的企业是广东省佛山市鹰牌陶瓷公司;1995年,惠州侨兴通过其原来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公司,到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侨兴环球”,以“侨兴环球”的名义回购侨兴集团90%的股权,并于1999年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0年1月,在百慕大注册的裕兴电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
“其中大部分是民企股东通过本人在避税岛上设立壳公司,融资收购本人持有的境内民企股权。”马少波表示,“而未被市场公开报道、但已将资产控制权转移出境的民企,更是不计其数。”
上述“成功经验”,正是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红筹通道”,俗称“小红筹”。即,民企股东以个人名义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设立壳公司,再把境内股权或资产注入壳公司;之后以境外壳公司名义申请在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地海外上市。更多的民营企业正在复制这条“成功经验”。据了解,目前正在进行“外资化”的民企,包括顺驰地产、汇源果汁、中脉科技、富力集团、奥克斯电器、利君药业、港陆钢铁、汉王科技等数百家国内优质民营企业。
马少波根据市场公开报道初步统计,迄今已有27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小红筹”海外上市。
马少波认为,“如此大规模、有序的优质民企资产向海外转移,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是罕见的”。而民企“外资化”后“返程投资”形成的各种“外资企业”,也就成为由中国企业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境内居民完全控制的“外资企业”。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对民企“外资化”缺乏有效监管,到底有多少优质民企资产被转移海外,迄今仍无明确统计。不仅如此,就连中国民企在离岸金融中心设立的壳公司数量,也无明确数据。
有调查认为,有1万家在加勒比海离岸金融中心注册的企业与中国内地相关,这些地区平均每天都会注册一家中国概念公司。而据香港殷诚国际公司统计,50多万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企业中,大约近20万家与中国企业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