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教育部于2004年2月20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情况,图为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教育部新闻办主任王旭明主持发布会。 |
[发表评论]
在全国率先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河北农业大学,7月1日向农村输送第一批201名定向毕业生。近4个月过去了,记者近日采访上百名毕业生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回村后“水土不服”难以发挥专长,有的无所事事、内心彷徨,有的不得不外出打工。
按当初设想,这批学生不掏学费脱产学习两年,依协议回当地农村,成为农村后备干部或科技示范户。这一办学经验去年被教育部向全国推广。然而首届毕业生面临的尴尬引发议论:“定向人才”为何难定向?
农村人才贫乏,定向培养却“水土不服”
早在2000年,河北农大就提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其目的是利用学校的学科、技术等优势,为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
按照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招生重点面向两类人群:一是年龄在28岁以下,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二是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放宽到35岁以下。所有考生须逐级经当地村、镇、县考核,一村最多可以推荐3人,由学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纳入全日制高职教育大专招生计划,两年共计1万元学费分别由当地政府和学校各负担8000元和2000元。学生不转户口,并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毕业后须回当地工作3至5年,否则退还学费。
2003年9月,河北农大迎来首届201名农民大学生,分别就读园艺、城镇建设、动物养殖等7个专业。学校专门成立农村发展学院,根据生源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需求设置相应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定向培养的人才将为农村“解渴”。随后继续扩大招生规模,2004年和2005年分别招收304人和1300人。
首届毕业生回农村发展准备得如何?河北农大农村发展学院曾在学生毕业前的调查摸底显示,201名学生中,村干部和致富户不足10%,这部分毕业生基本从事“老本行”,另有20%多的人可通过家长关系或个人能力在当地或外地找工作,至少60%的毕业生当时存在“城市工作不许找,回村没活儿干”的困惑。
回到农村的毕业生经过近4个月的磨炼,是否在农村找到合适的位置?
磁县东王女村的庞晓芳学城镇建设专业,回村后一直在家里闲着,等待安置。她说,两年前听见村里大喇叭广播鼓励报考,还以为回来能安排个事儿,学了两年,生活费花了1万多元,现在啥都干不了。前几天组织他们入学的县农业局开会重申5年内不许离开本县到外地就业,并鼓励他们开农资门市,说可以给点优惠政策。但开这样一个门市需要几万元,县里又不管贷款,县里13个毕业生大部分都在等待、观望。
与一味依赖县里安置的庞晓芳不同的是,来自怀来县罗庄村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封立刚回村找不到活儿,便开始了他曲折的北京打工生活。他告诉记者,毕业前怀着雄心壮志琢磨回村改变面貌,但村里一穷二白,实在无能为力。
记者近日一共随机采访了100余人,有70多个尚没有按照协议在当地找到跟专业有关的活儿干,其中50多人已到外地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