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费,校长们竟说他们也不愿意收
资金、升学率、“关系”、学生安全、生源:五大烦忧困扰名校校长
记者在日前结束的“21世纪校长论坛”上了解到,当前,家长为孩子能上好学校拼命挣扎,这给好学校的校长带来极大烦忧。
烦忧一:光懂教育管理不行,还要会弄钱
“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您省10万元。”今年7月,宁夏银川一位13岁的小女孩秀秀(化名),在同学们都准备毕业典礼时,却以自杀告别了世界。这件事也让人们对重点学校或明或暗收取高昂择校费痛恨到了极点。
但是,校长们说,我们也不想收择校费,但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让我们怎么提高教学质量。“在中国,有80%左右的中小学不同程度存在着经费短缺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因此,要想当好校长,仅懂教育管理还不够,还必须会弄钱。”校长们怎么去弄钱呢?他们私下有个10字秘诀:“会要、能挣、巧拿、共建、乱收。”
“会要,就是会利用各种关系,向政府、企业、私营主等要钱。”一位校长说,“能挣主要是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出租房、借用场地、与外界联合搞培训等收取一些费用。”对于巧拿,不同学校的校长还发出了感慨:“主要是向上级争取到一些收费指标生或将学校由国办变成民办或者体制改革校,以拿到巨额择校费。比如,不少学校特别是名校,你想上学分数不够怎么办?交钱。1分甚至价值3万元。”一些校长还指出,许多重点学校就是用所谓的共建名义变相收取高额学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教育部部长周济一针见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育的投入不够。”
烦忧二:素质教育好但还得追求升学率
对于减轻学生负担和老师负责实施素质教育,校长们都打心眼里赞同。“但我们能不追求高升学率吗?”校长们说,“只有学校升学率高了,家长才愿意多交赞助费,企业才愿意多捐钱助学,政府才愿意多拨款办学,学校规模才会扩大,教师的待遇才会相应提高。升学率一旦低下来,学校立即门可罗雀了。”
不知是哪位专家炮制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直击家长的心魄,让无数家长整日为孩子的学习和前途提心吊胆。而为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创造好环境也成了校长的誓言。目前,升学的压力不仅下压到小学,甚至逼近幼儿园。
校长的升学压力来自哪儿?“家长与学生强烈的升学愿望。”
对于升学压力,校长们说自己加的压还可以自我调节,但政府给予的重压必须忍着:“政府虽然对学校也有综合评估,但到最后还是要看升学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都开始看重升学率这个业绩。”
在解除升学压力这个烦忧事上,校长们直言应对的方法并不多。“其中最基本的法则是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碰到不考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能停就停。”一位校长说,“另外,学校不但抓紧上课时间,而且充分利用节假日及休息时间为学生上课、补课,惟恐学生因为哪个考试点没掌握好而丢分。”
烦忧三:“关系”纠葛难脱身
校长最烦为办学化缘筹钱,但等到利用各种关系募来钱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又把他们网到了“关系”中。
于是,每到招生季节,本市乃至全国都会发生这样的怪现象:一些名校的校长、副校长,甚至招办主任、教务主任等都一齐“失踪”。“今年我收到的条子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校的招生计划,最多的一天收到10个。这些都是无法推脱的上级和能制约他们的企事业机关。”一位名校校长无奈地说。
在总结交流往年“失踪败露”的教训后,校长们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措施:有的提前消失,有的“全部失踪”。校长的“消失”不只是电话联系不上,而是真正的连个人影都见不着。“除了密码手机外,我们自绝一切对外联系。”一位与记者交情深的校长说,“我们一般会选择偏远的地方,利用密码手机遥控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直至确保平安无事后才现身校园。”
“作为一名想要干出点成绩的校长,必须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位校长说,“一是和上级的关系,比如上级主管或者地方主管,因为他们往往掌控着学校的办学经费以及其他条件等;二是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帮忙解决经费的;三是与家长的关系,因为有的家长能量非常大。”调查表明,有近1/3的校长认为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
烦忧四:孩子出事谁负责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出事了可了不得了。”同样作为独生子女家长的一位女校长说,“这不仅会给亲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作为校长,我也会一辈子不安的。”有资料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小学学生的头号杀手,每年约有1.6万多名中小学学生非正常死亡。
“现在学生出了事故很难理清,也缺乏明确的标准。”一提起学生安全就立即回避采访的一位校长说。他告诉记者,比起筹钱、升学、关系等,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他们的巨大精神之累。但校长们也得正常工作和生活呀,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应对招数,“有钱的在硬件上大力投入,比如聘正式保安、安装校园监视系统、报警系统等。”一位校长说,“没钱的只能采取躲避方式,比如有意减少课外活动;不允许学生早到晚走;像容易造成学生扭伤或者意外事故的扔铅球、跳鞍马、翻单杠等,能停的全停,能拆的全拆。”
“为了避免学生发生意外,不少学校把体育课变成了休闲课。”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处长甘北林说,“99%的学校封了攀登架、爬杆、爬绳和秋千;半数以上的学校收起了山羊和跳马,单杠只允许学生做引体向上,长跑也不敢搞,甚至取消了学校的运动会。”
烦忧五:生源大战很难打
为了能招揽到好学生,学校与学校之间暗暗地进行着较量。
校长们都明白,在每年一次的生源争夺大战中,如果“战争”失败的话后果将很严重。这种后果直接来源于升学率竞争。优秀生的流失必将使学校在中考或者高考中处于严重不利地步,升学率越低,生源流失就越严重,导致的是教师军心不稳、学校经费紧张,最终还可能使学校消失。
校长们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显示,近10年因为撤并而消失的1280所中小学,绝大多数是生源不佳、办学效益不高的学校。
为了学校能有好学生,校长们可是挖空了心思。“首先我们要千方百计开展生源保卫战。”一位校长说,“为此,学校不惜采取违规的方法,强令学生第一志愿必须填报本校,还有的以保送、经济奖励、实验班奖励等措施。”
在打好生源保卫战后,校长们在招揽优秀学生方面也是绝招不断。“优秀生源的信息奇货可居,有些学校甚至派出了‘生探’。”一位校长透露说,“就是学校给予优惠条件,联络其他各个学校的教师,让他们随时提供本校每次考试的前10名或者几十名的学生名单以及家长联系电话,学校再派专人与家长单线接洽,只要学生报考就允诺家长各种优惠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