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通过对海外留学人员“学而不归”的原因分析,全面了解中国海外留学人员滞外不归的不利因素和积极作用,指出我们要正视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提出了中国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开辟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多种渠道,发挥海外留学人员的积极作用。
前言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2002年底,全国共约有近60万人通过国家公派、单位公派和自费留学三条渠道,前往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和研究,同期学成回国工作的留学人员共约有近16万人。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的起飞阶段,回归率与滞留率之比若保持在2:1为最佳。这个比例被称为“最佳黄金回归比例”,从我们的调查统计平均数据看,目前我们的回归比均为1:2,即有1/3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效力,有2/3的留学生在国外工作与学习。按理,出国留学是文明之举,学成回国,报效国家是当然之事,但是我们却有大量的留学生“学而不归”滞留在外。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应正视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其次,我们应从爱护人才的角度出发,避免问题政治化、概念化;再次,应转化观念,鼓励多种形式的为国服务,树立跨越国界的爱国思想。
一、导致中国留学生“学而不归”现象的深层原因
1、发达国家综合因素的“拉力”诱惑
二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作为最重要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的活动呈现出新的特征。即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劳动力和科技专家,由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流向西方发达国家,由其他发达国家流向美国。中国的留学生的滞外不归也符合世界劳动力的流动特点。
对高技术,高科技人才的争夺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争夺,也是发达国家的人才战略之一,对发展中国家人才的争夺特别是留学生中的人才争夺起码能给留学生接受国带来两个益处。第一,吸纳了大批人才精英、为该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准备了充足的主力和后备力量,比如美国的硅谷目前约7000家高科技公司中约有2000家由华裔创办或管理。硅谷地区的高科技创业者李信麟在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说:“没有中国人,硅谷就不成其为硅谷。”近些年来,中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高校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很多到了美国,但学成回国的廖廖无几。中国海外专业人才资源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大量“拿去”,占领了科技制高点。第二,截住留学人才使接受国节约了巨大的基础教育开支。因为留学人才大部分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本科教育乃至硕士研究生教育均在国内完成,因此前期教育经费就不需留学生接受国“投资”,他们只需在后期高级教育中投入,如最后能留住人才就大大赚了一笔投入开支。因此,一些发达国家采取了一些很有诱惑力的措施,比如美国联邦政府对外国留学人员提供高额的助学金和奖学金,确保学业顺利完成。同时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制定了允许有特长的专业人才留在美国的“移民法”。再加上发达国家经济科技比较发达,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先进的技术设备,自由的学术气氛,高水平的同行以及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这种“拉力”无疑对留学生是一种很大的诱惑。发达国家的“拉力”结果导致一部分留学生滞留海外,而“学而不归”又直接造成了国内的人才断裂。
2、国内环境的“推力”作用
留学生回国目的是为了学有所用,回报祖国,回报社会,体现自身价值以及回收投入的教育成本等等。而国内的政府在为留学生回国问题上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改进。
第一,只做表面文章,忽视创业投入。有不少留学生回归不是为了待遇,而是为了创业,但国内不少地区只做表面文章,忽视创业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回国人员只能搞无米之炊,很难有所为。
第二,国内不少单位唯长官意志是从,用人机制有失公允。把引进留学人才的数字作为政治资本,而对怎样创造条件来充分发挥所引进留学人员的作用,却不甚关心,从而形成“轰轰烈烈引进,实实在在闲置”的局面。
第三,没有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承认和体现,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使留学生们产生错觉,认为在国内成功很难,只有在国外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第四,国内知识分子待遇偏低。这里讲的偏低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国际间的比较看,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收入只及发达国家的1/30—1/20(当然,中国居民的平均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亦有同等差距),这种悬殊是诱使留学人员不回国的重要经济因素;二是就国内来看,知识分子的收入只处于中偏下水平,这还是近几年的情况,这是使留学人员滞留的又一原因。
第五,国内成才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尚有待改进,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使身在异乡的留学人员望而却步。
3、个人因素的作用
留学生学成的同时,就要对自己的何去何从作出一个去留选择,这因人而异。但是内因起着决定作用,有一部分留学生愿意抛弃国外的优厚条件毅然返回祖国,报效祖国,这当然是我们所期望的。但“学而不归”者他们有的在接受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同时,比较认同西方的人文环境和政治气氛,一下难以适应国内的政治环境和生活方式,因此不愿回国;也有的留学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得较多;有的留学生对国内的某些现象包括体制表示不满,愤世嫉俗,但又不愿为改变这种状况贡献自己的力量。诸多原因,导致“学而不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