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方面正在催促各项目组加紧整理和销毁技术资料,把能带走的统统带走
新闻背景:塞台闪电“断交”始末
非洲塞内加尔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10月25日突然与中国大陆恢复邦交。台湾“外交部”措手不及,经数小时的查证后,才于当天深夜紧急宣布与塞国“断交”。
事后有“立委”讽刺说,“人家签字结婚后,才知道自己被离掉。”面对情报失准的斥责,台湾“外交部长”陈唐山、“国安局长”薛石民表示愿意自请处分。
自陈水扁上台以来,先后有马其顿、利比里亚等五个“邦交国”同台“断交”。但塞内加尔是陈水扁造访过的“邦交国”当中,第一个选择与台湾“断交”的国家。陈水扁一度扬言,曾经造访的“邦交国”都不会出现“断交”情况。
舆论认为,台湾失去塞内加尔的冲击远超过先前案例。目前,台湾的“外交”网络主要集中在中南美洲、非洲和南太平洋地区,以塞内加尔在非洲的影响力,很可能牵动其他6个非洲“邦交国”,引发多米诺效应(连锁效应--编者注)。
据悉,台驻塞国“使馆”会在一个月内完成“撤馆”工作。在“撤馆”标准作业流程中,最重要的步骤有两大类,一是保密系统的安全和机密资料的销毁,另一则是馆产处置。
台湾驻塞“使馆”的粉红色小楼,坐落在一条离塞内加尔总统府很近的偏僻小街尽头,紧挨着正在修建的十字路口。10月30日、31日,记者两次踏访了这个“断交使馆”。
红色小楼气氛紧张
三层的小红楼与临街矮围墙之间的空隙很小,隔着小街可以清楚地看到墙内楼前那根空空的旗杆。楼墙上钉着的铜制中文名牌,用繁体字刻着“中华民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字样,但已不见有外文的名牌。围墙两边各有一扇窄窄的门,左边的门旁有一个小岗亭,两名黑人门卫仍在看守。
记者第一次去是30日上午10点左右,小街上的车辆和行人不多,“使馆”前没有停泊车辆,“使馆”里也没有灯光。记者开车从“使馆”门前经过又绕过十字路口返回,将车停在了“使馆”对面的路边观看,黑人守卫一直紧紧地盯着我们,神情很不安宁。第二次去是31日下午6点30分,“使馆”门前停着一辆白吉普和一辆黑轿车,都是“外交”牌照。两个门卫出出进进地忙着,楼里的一些窗户内亮着灯。自10月25日下午,台湾“大使”黄允哲从塞内加尔总统手里接过了那封给陈水扁的“断交信”,这座小楼里的气氛便变得异常紧张:先是黄允哲被紧急召回、台湾援塞的十几个农耕队带着计算机等小型技术设备和资料紧急撤至冈比亚,接下来便是全面收拾摊子,受命必须在一个月内撤走所有“外交人员”、家属和援助项目。
台驻塞机构加紧撤离
“走”对于台湾“使馆”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塞内加尔原是台湾在非洲的重要“邦交国”,每年的援助资金达几千万美元,累计已投入40亿美元。台湾的援助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教育、基本建设等等,“断交”前一周,塞派出商务部长和新闻部长赴台湾“访问”,并签署商务和新闻合作协议,台湾还拿出了800万美元给塞内加尔用于技术培训。
如今,塞内加尔与中国大陆恢复了外交关系,台湾当局的“不甘”一目了然。目前,台湾“使馆”徐姓女“代办”(原台湾“使馆参赞”)正在催促各项目组加紧整理和销毁技术资料,把能带走的统统带走。为了防止撤离时被当地民众哄抢,驻扎在较偏僻地区的台湾农耕项目队已先行撤离。
10月25日以来,台湾女“代办”频繁与台湾和大陆的商人接触,多方打听塞与中国大陆复交前大陆官方人士来塞的途径、与塞方的接触方式等等。说到台投入最多的援塞农耕项目,女“代办”流露出颇多的不舍:“我们投入了那么多,目前的利润也很高,现在‘断交’了,可是那些大设备都拿不走了啊!”
一方面,台只能以“中断一切援助项目”来回击塞政府的“不义”;另一方面,塞官方报纸《太阳报》10月26日以5个版面的篇幅,刊登塞总统给陈水扁的“断交信”和各类阐述塞中复交立场的文章,还刊登了一幅塞内加尔代表团在北京胡同里拍摄的照片。塞国电台、电视台也连续几天宣传造势,同中国大陆复交的消息当天便已是家喻户晓。
台商不关心“断交”更关心待遇
本报记者10月26日曾打电话给一位台湾商人,询问他对台湾和塞内加尔“断交”的看法。这位台商很无奈地说:“反正只有那么几个邦交国,断掉这一个也无所谓啦!”台湾“使馆”和台湾援助项目撤离了,但这些在塞经商的台湾商人仍将留下。台湾与塞内加尔“断交”前,台湾人享受着入关免签证的优惠待遇,而中国大陆的公民入境却需要双签证,即从塞驻外使馆获得签证还不能入境,须由塞内务部认可并将认可文件发到入境海关才能入境。中国大陆与塞复交以后,这种情况是否会改变尚不得而知。对于在塞经商的台湾人来说,能保持以往的优惠待遇似乎更为重要。
据说,台湾“使馆”的小红楼是租用的。这座普通的民宅院门很小,院内也没有车库。塞内加尔政府今年已经批给台湾“使馆”一块地用于盖新馆舍,不想尚未动工,台湾与塞内加尔的关系却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