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专题目录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一个女实习编辑的感言:追索新闻的真谛

全国各地新闻从业者共庆记者节

www.zjol.com.cn  2005年11月08日 13:02:0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我从业的新闻刊物封面上,有一行名人的题字——“我们追索新闻的真谛”。这并不深奥的一行字,常常让我陷入思考:究竟什么是新闻的真谛,我们又当如何去追寻……

  2005年9月,我这个加入新闻队伍不久的新人,有幸参加了晋察冀日报史学术研讨会。会后,我们和新闻老战士们一起到了他们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河北阜平马兰村,平山的南滚龙沟。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车窗外嶙峋的怪石让我这个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子感到些许恐怖。可坐在前面的那些白发苍苍的晋察冀日报老报人们却兴奋异常。陈春森,这位晋察冀日报的编委,讲着当年的反扫荡中,地上是鬼子的队伍,天上是日本的飞机,他们躲在山崖的缝隙中编辑稿件,怀里揣着手榴弹随时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北京日报的赵继英老人兴致勃勃地讲着他们赶着驮印刷机械的八匹骡子,在崇山峻岭中和敌人打转转,“当时真没想到能活到今天。”…….听着他们的议论,那些高耸的山崖不再可怕。渐渐的,我觉得这些山石是那么可爱。它保护了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而这些老报人,不正是用生命追索着新闻的真谛吗?

  还有两个老报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原新闻出版署署长杜导正,一个是原湖北省委宣传部长雷行。到了当年战斗的地方老人们仿佛又变回了青年,他们热情地告诉我们当年的情况。而这时,我发现杜导正老人悄悄地离开了人群,走进老乡家。我也跟了过去。只见老人掀起老乡家的锅盖,仔细地看看老乡吃的是什么,又推开老乡的仓房,数数有多少存粮。噢,专注的眼神中饱含着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原来这位老记者是在做调查。老人为这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题目就是“记者要说真话”。是的,新闻的生命是真实,而真实情况的得来是要新闻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劳动的。老记者们就是这样做的。87岁的老记者雷行当年以文章的生动感人受到中央的表扬,享誉各解放区。他说,记者是“蛇的脑袋八哥嘴,母猪肚子兔子腿,”就是说,能钻、能说、能吃、能跑,和群众打成一片。这一次回到乡亲们中间,老人非常兴奋。他不用别人搀扶,拄着一根路边采来的树枝执着地向山上攀登。为了找到当年的遗迹,山里的马蜂蛰伤了他的额头。可他依旧拒绝担架,拒绝搀扶!执着前行!飘飘的白发和坚毅的目光在翠绿的山谷中,在崎岖的山路上,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动人,这幅画面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是一代新闻老战士的一生写照。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他们在追寻真理,也是在追索新闻的真谛。

  最令人感动的场面发生在阜平县的马兰村。这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这是一个和晋察冀日报血肉相连的小山村。晋察冀日报不仅在这里出报,还在这里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社长邓拓夫妇是在这里喜结连理,并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大嫂们的奶水,奶活了这个孩子。而更重要的是有七名新闻战士把一腔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这个村有19位乡亲为保护晋察冀日报而被凶残的日寇杀害。晋察冀日报的老报人忘不了这个小山村,邓拓撰写著名的《燕山夜话》使用的笔名“马南-”就是取马兰村的谐音。文化大革命中,对邓拓的批判如浊浪排空,造反派也没有放过这个小村庄,可村里没有一个人给邓拓编织罪名。文革后,邓拓的女儿邓小岚第一次回到马兰村,路边的一个陌生的农家妇女脱口就喊出了她的乳名。这一声乳名,唤出了满脸的泪花,谁言此处非故乡。村里人来北京治病,晋察冀日报的老报人为他们联系了最好的医院,病愈出院时,邓拓的夫人丁一岚亲自出面感谢医护人员。301医院的医护人员望着几个老农民:“你们怎么认识邓拓的夫人——开国大典的现场播音员?”

  当我们的车队进入马兰村时,山村沸腾了。全村人全出来了,老人们拉着老报人的手,思念的话拉不断扯不断。年轻人敲起锣鼓放起鞭炮象过年一样欢腾。

  邓小岚主持了晋察冀日报七烈士的祭奠。隆重而深沉。我看见老人们眼含热泪在怀念他们的战友,我也默念着邓拓的诗句:故乡如醉远,天末且栖迟。沥血输邦党,遗风永梦思;悬崖一片土,临水七人碑;从此马兰路,千秋烈士居。当年这些年轻的新闻战士,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他们肩负着民族解放的重任,洒尽了一腔热血。让我们如何不感慨万千。接着,陈春森老人和杜导正老人代表老报人为遇难同胞纪念碑揭幕。这是老报人们自己捐款建立的纪念碑。一时鞭炮齐鸣,口号声响成一片。

  会后人们都聚集到小学校里,老乡们端来了南瓜玉米粥,煮玉米,和咸菜丝。老报人们喝着这粥,一迭声地说:“好!就是这粥!就是这味!我想了60年了!”原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的杨瑞老人回忆,当年他养伤被扫荡的鬼子困在山里,几天几夜水米没打牙,眼看不行了,就是老乡的这样一碗南瓜玉米粥,救了他的命。这粥甜啊,比糖甜,比蜜甜!它是生命的浇灌。

  要走了,乡亲们拿着整盆的煮栗子、核桃往我们身上塞,我们拦都拦不住。这场面以前只在小说和电影里见过,想不到今天都到了眼前,一张张质朴的脸,一句句暖心的话,让我这平时也算能说会道的嘴竟不知说什么好。任何语言在这质朴的真情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汽车开动了,一位老报人带着哭音喊:“乡亲们,我们走了!”车里车外,一片手臂的海洋。靳一老人唱起了歌,全车一起唱起来:“看吧,千山万豁,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歌声在山谷中回荡。一种从未有过的豪情鼓荡在我胸中。

  离马兰村越来越远了,“从此马兰路,千秋烈士居”这两句诗还在我的耳边萦绕。新闻烈士永远地留在这里。他们留下了什么呢?望着眼前那些慷慨高歌的新闻老战士,我忽然感到,他们留下的是一个一天天富强起来的国家,和衷心爱戴他们的人民,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的奖赏呢?

  我的目光又落在了我手中的刊物上那一行名人的题字:我们追索新闻的真谛。-

  (作者为《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实习编辑,80年代出生的记者)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编辑: 孙铭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