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GDP能耗趋势(单位:万吨标准煤/亿元)
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是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减少百分之二十———
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指标
不少家庭已经买了汽车,不少家庭可能正准备买车。那么你买车的标准是什么?速度肯定是重要的,如果汽车的速度还赶不上马车,肯定不行。但是,没有速度不行,光有速度也是不行的。如果油耗太高,特别是在油价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你对这辆车的评价肯定会打折扣。回到中国的经济,这些年的确发展得够快。但是美中不足,甚至潜藏的重大隐忧是,我们这辆“经济快车”的油耗太高了,如果不降低,这辆车还能跑多快、多久很难说。因此,中央在提出速度目标的同时,把“省油”这个目标也一并提出,是科学的、及时的、意义非凡的。
关键是人均占有量
今天看来,地球上的资源没有哪一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球如此,中国更是如此。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是写进课本里的,这也是事实。因为,我国的国土面积和资源总量都居世界第三位。但是,如果把人口众多这一特点一并考虑,资源总量在除以巨大的分母以后,人均资源占有量则迅速滑到世界的第五十三位。更不乐观的是,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排序就更靠后了:比如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0%、4.1%、25.5%和9.7%左右。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
说到土地,广袤的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让我们骄傲。但一折合人均,不过才7500平方米,而全世界平均水平是22100平方米。可见我们生活得其实很拥挤,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国土面积的1/3左右。
也许你会想到煤炭,中国煤炭总该丰富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人说了,中国煤炭够全世界用200年都不止。但是,根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已经探明的原煤储量是1145亿吨,而全球是9845亿吨。按人均计算,中国人均原煤储量是90吨,而世界人均为162吨。原来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资本。作为全球最重要战略资源的石油就更别提了,中国的原油已经探明的数量是33亿吨,而全世界是1430亿吨,我们中国人均的储量只有人均2.6吨,世界是26.3吨。
我们再也粗放不起
家底这本账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从账本一眼可以看出,人均资源匮乏其实是我们的一大国情。
然而更让人揪心的是,一方面资源紧张,一方面我们的发展又过于粗放,过于大手大脚。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作为占全球总人口1/5的中国,2004年GDP占全球GDP只有4%,但单位产值能耗却是发达国家的3至4倍,主要产品能耗比国外平均高40%。其中,原油消耗了全球的8%、电力消耗了10%、铝19%、铜20%、煤炭31%、钢材30%。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
为什么我们的能耗如此之高?是因为我们几乎每个领域的发展都粗放。比如,目前我国每年的新建建筑中80%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再比如汽车,中国的汽车生产过程中消耗为1.6吨油当量,美国只有0.9吨油当量。不仅如此,我们的“粗放”还有进一步“粗”下去的趋势,一些地方还没有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本地建设,还在热衷于上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国内资源的相对匮乏和发展的粗放直接导致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上升,这无疑加大了我们的能源风险。
我们再也污染不起
资源还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对能源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的另一巨大贻害是环境压力。
近年来,中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让人越来越担心。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居世界第二,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
对环境欠账的恶果已经开始显现,我国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地退化在加剧,1/3的国土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成为劣五类,上亿农村人口喝不到干净的水。城市比农村也好不到哪里,据环保部门对国内500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有29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119个城市超过三级标准。一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据世界银行计算,2020年之后,我们仅为燃煤造成的疾病就将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
“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上了新台阶,但我们为发展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如果不转变观念,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今后的发展,我们注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能耗降低20%,是一项关乎未来、关乎子孙的极其重要的指标。这一指标的提出,象征着我们从发展走向科学发展。
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它意味着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将由“十五”期间的1.2下降到0.4;这又是一个必须实现的指标: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中,石油、天然气、煤炭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5%和57%。粗放式增长已对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造成制约,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