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元费用换来24天培训,要想加入培训还必须是资产规模或销售额至少在人民币10亿元以上的公司CEO
人民币35万元,换来24天培训。
明年2月,“全球CEO课程”——号称为中国最好CEO度身定制的培训盛宴,将在上海进行。
不过,盛宴的滋味如何,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说得清。
10亿元的门槛
举办这种培训课程的是来自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三家商学院:中国中欧工商管理学院(下称“中欧商学院”)、美国哈佛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
中欧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对于这次培训的课程设置,他们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汇聚了三校最好的教师资源,准备给中国最好的CEO学员上课,“这是站在金字塔尖的战略合作项目。”
英国《金融时报》排名显示,2004年中欧商学院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好的商学院。哈佛商学院在国际上首屈一指,IESE商学院则在《经济学人》杂志最近一次全球排名中位居第一。
35万元的费用,除了学费、书本费等,还包括笔译费、口译费以及在上海、美国和欧洲三地的住宿、餐饮费用,但不包括从中国赴美国和欧洲的往返机票和签证费。至于如此昂贵的学费,张维炯解释称,课堂要开到哈佛和巴塞罗那的校园里去,还要和当地的企业家一起举办很多活动,用当地的教室、旅馆,“哈佛和IESE教授上一天的课是我们这儿一个普通工人好几年的工资。而且我们的协调成本也很高昂”。
但这场昂贵的培训,并不是支付35万元费用就能加入的。中欧商学院还设定了准入门槛:企业资产规模或销售额至少在人民币10亿元以上。在张维炯看来,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CEO们考虑的问题才具有相通性。中欧商学院高层经理培训部执行主任刘涌洁则为参加培训的CEO制订了四大标准:“一看公司是否成功,上市公司原则上看市值,没上市公司看在业界是不是标杆企业;二看CEO个人是否具有人格魅力,每个候选人必须能为该课程和课堂讨论本身带来一些贡献;三看本人的求学态度,即是否意识到自身发展的瓶颈是学习;四看企业是否健康,即是否可持续发展。”
中欧将利用累积的企业数据库,从中遴选出符合标准的CEO,然后发出邀请,并派客服专员逐个上门访谈,预计首批招生45人。
张维炯透露,目前他们已联系了20多家企业的CEO,有初步意向。但他不愿透露这些企业的名字,“大企业老总不会那么快反馈,春节前后,老总们的名单可以基本敲定。”
CEO反应不一
虽然中欧商学院方面并未透露达成意向的客户名单,但记者联系了一些资产或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老总,他们对这一课程的看法不一。
雅戈尔集团目前的资产在100亿元以上,该集团董事长李如成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没有听说过这个课程,他也不打算参加这样的课程。他表示,这几年他没少参加各类培训,觉得确实可以开阔眼界、增加知识,但感觉对企业实质性的帮助并不多。“培训不是灵丹妙药,中国企业应该沉下心来将自己的产业链弄好,人员结构调整好。”李如成说。
科瑞集团董事长郑跃文1996年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货币银行专业,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样的培训他不会参加,没时间参加,再说对他用处不大。他表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而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觉得这样的事情“太小”,没有发表看法。
出人意料的市场空间
在中国,这并不是唯一的面对顶尖CEO的培训。长江商学院EMBA和EDP(高层经理培训)项目执行主任罗譞透露,长江商学院明年3月也将开出一期类似的培训课程,大约15~17天的课程,收费在3万美元左右,人数则控制在25人左右。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细分的市场开始让很多商学院关注高端的市场。
中欧前任教务长Wilfried V anhonacker曾表示,中国EDP的市场价值到2006年将达到40亿美元。在美国,商学院来自EDP课程的收入要占总收入的60%~70%。而在中国,这样的课程还只是刚刚起步。这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DP中心副主任吕峰则认为,在国外,高级管理人员每年都要参加一次培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和企业发展战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中国,市场之大是超乎想象的。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罗譞。但他同时认为,对商学院、管理学院和咨询公司来说,目前最大的课题是多与CEO们沟通,了解他们真正在考虑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出适合CEO口味的课程。
“只要把准了CEO需求的脉搏,生源就不是问题。”罗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