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东北网在14层的大楼上办公,内蒙古地震、林甸地震都曾经有明显震感,最近我们没有震感。
郑继烈:所以说,任何传言都不要再信了!
主持人:网民问,用啤酒瓶顶个盆来测地震,一瓶倒就跑,是不是科学?
郑继烈:我记得唐山地震的时候,好多老百姓用这个办法,有一定道理。地震来了,水盆掉地,好让你醒过来。
但是,应该知道,从那以后我国特别重视地震监测。我们省的监测台网就是从那个时候发展起来的。现在,全省有近40万平方公里在监视区内。这个办法,要比水盆、啤酒瓶先进多了。不必再搞了,不小心搞倒了,惊了好梦。
主持人:还有网友问,我省现有地震监测能力怎么样?有多少个监测点?真能提前预测吗?
郑继烈:我们省的地震建设能力这些年有很大发展,“十五”期间,国家和省政府投资了4000多万元。监测点增加了很多。监测手段也增加了,技术更先进了。监测能力是比较强的。当然在全国特别是与地震特别多的云南、四川、新疆、辽宁差一些。
我们地震监测获得的数据加以综合分析,定期进行震情会商,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每季、每半年、每年度都要上报国家地震局。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对一个时期震情趋势的分析意见,也就是,提出有没有地震的意见。每年都要做出预测,有情况随时分析。所以,地震是应该能预测的。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攻破这个世界难题。预测的意见不一定准,我们正在努力探索。
主持人:有网友请您介绍一下哈尔滨的地质构造,能不能产生7级以上的地震?也就是说,地质构造和地震等级关联大不大?近期是否监测到哈尔滨地区板块异常运动?
郑继烈:首先要说明,我不是搞地震的专家。但是,可以肯定,哈尔滨的地质构造产生7级以上的地震的可能性极小。
哈尔滨地区底下的岩层很厚,这方面的问题你们可以看一看今天《新晚报》上发表的博士生导师孙柏涛的访谈,他说的很清楚。近期,没有监测到哈尔滨地区有板块异常运动。
主持人:有网友说,现在听到的地震消息是单位传出来的,这难道是无中生有吗?还是另有什么目的?
郑继烈:我也听说了这个情况,但还没有调查,一时不敢做结论。可能是在进行抗震减灾工作中由于工作方法不够注意,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有的是听到的传言太多了,三人成虎假当真了。
我可以举个例子,广东省阳江市附近发生过一次4.9级地震,学生正在上课,由于缺乏地震避险的常识,蜂拥外跑,在楼梯上发生了学生伤亡事故。房子没震倒,这个伤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老师有经验,要求学生不要惊慌,就地钻到桌子底下,等地震过后再从容疏散,就不会有问题。7月25日,林甸发生5.1级地震是晚上,如果是白天学校上课,我们哈尔滨会不会出现这种问题?那么,吸取这个教训,我们就要在中小学生中进行应急训练,包括地震、火灾、洪灾、爆炸等。如果有人说这是因为要地震了进行训练,就容易引起负面影响。
再说,万一发生地震,地下管道、水电气、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设施和有些关键部位如果受到损坏,就会造成灾害,那么平时就要注意维修加固。林甸地震以后,省政府加强了防震减灾工作,特别要求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切实加强抗震加固、地震知识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这是完全正常的工作,有震情要做,没震情也要做。但不能把这些情况就当成地震要来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