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人均GDP已经越过1000美元的门槛、1970年代末出生的中国独生子女正步入消费年龄——他们更倾向花钱而不是存钱,奢侈品厂商和各家研究机构几乎可以断言,中国人正在毫不犹豫地步入一个新的消费时代。但另外一些因素——高昂的房价、教育和医疗费用等却限制了这一步伐。
透过公司的玻璃窗,陈烨可以看见马路对面的那家国贸商场,那是北京最高档的购物场所之一。中午休息时,她通常会一个人穿过马路,走进去。
1973年出生的陈烨供职于北京一家大型公关公司,任高级客户经理,年薪超过10万元。作为工作的着装需要和个人舒缓压力的一种方式,她在频繁的购物经历之后,成为PRADA、Burberry、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香奈尔(CHANEL)、范思哲(Versace)、古琦(Gucci)等品牌的拥趸。
但她的母亲,一位60岁的退休公务员,却很少让陈烨为她买衣服,因为她“太能花钱”。
在中国,家庭成员间消费观念的差异正越来越明显。上一代人还保持着紧衣缩食、把钱存到银行才放心的习惯,这一代人已经在拼命地花钱,对未来充满信心。
一周前,巴黎百富勤公司发布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将步入历史上的第三个消费高峰。促成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197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正步入消费年龄,他们更倾向花钱而不是存钱。
中国的第一个消费高峰在1984年至1989年,第二个消费高峰在1992年至1997年,分别满足了居民对于生活必需品,从服装、自行车等到家电的需求。
作家余华今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兄弟》的书,他在后记中写道:“一个西方人活400年才能经历的动荡万变众生万象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40年就经历了。”
这本书还只写了一半,令人期待的是,这位作家将如何描述现在这个欲望膨胀的消费时代?
“奢侈品”的天堂
不久前,在深圳的一次私人聚会中,一位当地的女记者在谈到选择男朋友的标准时,说:“他必须要穿杰尼亚的衣服、莱尔斯丹的鞋子戴卡地亚的手表。”随后,她指着身边一位穿着大裤衩、趿着一双旧拖鞋的男士说:你肯定不行。
这一有趣的景象反映出消费品的符号意味是如何强大,甚至改变着中国人的择偶观念。但对于外国的奢侈品厂商来说,这却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事实上,在最近几年内,国外奢侈品厂商就一直被中国人超强的消费能力所迷惑。去年,在巴黎埃菲尔铁塔附近的免税店,三位农村妇女模样的中国人就一次性买走了50万欧元(相当于500万人民币)的名品。
这个故事在巴黎传诵一时,以至于巴黎政府今年年初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今日巴黎》的杂志,全部中文,介绍法国的名品名店、品牌传统等来吸引购买者。当地的民间刊物还有《巴黎生活指南》、《金三角》(香街地段的名店街及豪华餐馆)也是法国人出的中文杂志,可见他们对中国购买力的青睐。
虽然据高盛测算,去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额占全球销售额的12%,其中:2%来源于本土市场,10%来自海外旅游市场消费,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今年9月15日发布的“中国:新的奢华风潮”报告中称,在中国,奢侈品销售规模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在未来的10年里,中国人很有可能取代日本人,成为推动奢侈品行业的最大力量。”安永报告说。日本目前是世界奢侈品的最大消费国,占全世界销售总收入的41%,其中24%来自于本土市场,17%是日本旅游者的境外消费。
从国外奢侈品厂商拓展中国市场的举动可以发现,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呈现着明显的地域特征。一份调查显示,90%以上的奢侈品品牌都是首先在北京、上海亮相,随后选择的扩张路线是广州深圳、杭州、温州、宁波等,而成都往往成为奢侈品牌向西部扩张的第一站。
奇怪的是,钟表商都非常重视东北市场,绝大多数钟表品牌除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布阵以外,往往会在东北的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锦州等设立销售店。
在上海,奢侈品已经有了自己的固定地盘——南京西路、外滩和新天地。今年以来,上海的奢侈品展会频繁出现,6月,号称亚洲第一次举办的顶级奢侈品展——2005上海国际品位生活展开展,展品包括蓝博坚尼lamborghini跑车、Feadship游艇,还有巴厘岛别墅等。不久前,法国精品联合会也在上海举办了展会,世界各家知名奢侈品牌差不多悉数到场,该会中国荣誉执行代表刘钊说:“我们就是来中国推广这种生活理念、生活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