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获悉:有关部门正在加紧调查分析我国科技领域的研发能力“家底”。目前已完成的对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资源环境和先进制造六大领域的调查表明,我国科技总体研发水平落后领先国家5年左右,自主研发是我国未来研究开发的主要形式。
据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发展部副部长程家瑜介绍,科技部在“十五”期间全面部署了我国技术预测研究工作,并于2002年10月开始,先期启动了信息、生物和新材料3个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预测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去年6月至今年上半年又完成了对能源、资源环境和先进制造3个领域的预测研究,预测时间为未来10—15年。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经结集出版。
在六大领域被调查的483项技术中,只有一项即“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项达到世界领先国家同等水平(占4%),423项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5年(占88%),39项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6—10年(占8%)。从总体上看,在六大技术领域,我国的整体研发水平落后世界领先水平5年左右。
专家们预测,2003年之后的5年内,信息领域有64%的项目可以实现产业化,而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则分别为36%和39%。未来6—10年,信息领域有36%的项目可以实现产业化,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则分别为64%和61%。可见,信息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时间较早,而生物技术和新材料领域多数项目的实现时间较晚。同时,新材料的产业化成本相对较低,而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成本相对较大。新材料领域我国研发基础“较好”的项目较多,而生物技术的研发基础相对薄弱。
研究表明,在能源、资源环境和先进制造领域被调查的261个项目中,我国有182项技术可以自主研发,79项技术应以联合开发的形式开展研究。有192个技术项目在2004年之后的5年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占项目总数的73.6%;69项在未来6—10年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占项目总数的26.4%。
专家认为,未来10—15年,自主研发应成为我国研究开发的主要形式。此外,联合开发也是技术研发的一种途径。
据了解,对农业、交通与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技术预测正在继续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