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不去,出不来。卖头猪,八人抬”,这是流传于河南省山区的一段顺口溜。但在“十一五”末,河南农民的出行条件将大大改善。
11月29日,交通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了关于加快河南交通发展的会谈纪要签字仪式。交通部决定,提高对河南省高速公路的投资安排标准,增加河南的重点建设项目数量,把河南作为中部地区客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的试点,支持河南省把郑州建成高速客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十一五”期间将安排投资45亿元,支持河南省加快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末,使河南省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比例显著提高。同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列入国家规划的红色旅游公路、农村公路渡口、码头和渡改桥、乡镇客运站建设。
河南省政府在纪要中承诺,将继续把交通列为优先发展行业,继续加大对交通建设的财政投入,把公路施工企业和运营管理企业的营业税税收部分全额返还给交通部门,专项用于公路建设。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公路的建设对于河南更是具有独特的意义。
首先,它是构建和谐中原的重要战略部署。目前,河南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明显,特别是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仍然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农村交通现代化和运输市场繁荣,对于河南省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其次,它是实现河南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河南高速公路从在建项目的规模上看,到2007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300公里。但作为公路网支撑的农村公路还相对滞后,总量不足,“通达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通畅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改善,影响和制约着河南省交通运输的结构优化和整体功能的发挥。随着“最后一公里”栓塞的打通,河南交通大动脉会彻底畅通无阻。
为了切实加快河南省农村公路建设,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河南省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并将从2006年起把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省辖市年度责任考核目标。同时,为有效缓解市、县、乡筹资的压力,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的基础上,省政府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今年国家、省共投入资金34.6亿元,较去年增加24亿元,其中省交通规费投入19.5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幅达86%;并且提高了“村村通”工程补助标准,补助标准由一般县每公里补助5万元提高到8万元,贫困县由每公里补助8万元提高到10万元。
河南省地方政府也积极加大财政投入,明确市、县、乡财政每公里投入的比例和数额,同时采取多种筹资方式,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加大了建设资金的筹措力度。
“行百里者半九十”,根据今年和“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在国家专项资金的鼎力支持下,河南省将用3年时间实现“村村通”、6年时间基本实现全省农村公路网络化。届时,河南的山区农民将不再为出行犯愁。(胡斌)《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24日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