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5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普遍认为中国的环境问题非常紧迫,即使影响经济发展也要给予环境保护优先权。
这份名为“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显示,78.8%的公众认为,目前国家投入环保的经费不足,应该增加环保投入;60%的公众认为目前环保宣传力度不够;公众最推崇的改善环境的有效方式是:一手抓法律制裁,一手抓公共教育。
据了解,环保民生指数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旨在综合度量公众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度、认知度、参与能力及评价能力的量化指数。环保民生指数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是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众环保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次抽样调查还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盖洛普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对象为来自全国8个有代表性的城市,5个小城镇及7个农村,总人数3777人,调查对象设定为年龄在18-65周岁、在本地居住两年以上的居民。 这份报告认为,中国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和关注度越来越高,关注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层面也越来越广。其中,公众对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宏观环境问题,认知程度均达到了80%以上。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工业污染导致的空气污染是目前公共空间中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然而调查也表明,目前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环保参与能力差,“光说不练”的占了大多数。数据显示,80%以上的公众最近三个月没有参加过环保活动,而参与的公众仅占6.3%。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如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用电等。
此间专家认为,公众关注领域和行为的差异说明公众并没有将公共空间的环境保护和个人责任紧密联系起来,而更多的是当环境问题影响到个人生活的时候才会去采取一定的行动。同时,目前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利在参与的具体条件、方式、程序上还缺少明确细致的法律规定,公众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根本不知道应该用何种方式参与。因此,环保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体制,将环保纳入社会公共事务全民参与的范畴,进行环保社会动员教育是当务之急。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