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美女”“保质期”有多久?
无下巴、嘴前突、鼻子不挺、招风耳……整形美容医院的专家们,端详着武燕的脸庞,一一指出了她容貌的不足,而这些都将是整形的内容。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武燕整形方案,武燕需要动3次大的手术。第一次手术项目是面部轮廓改变,手术日期定于1月16日进行。在这次手术中,武燕将被施以垫额头、垫下颏、额部除皱、双下巴吸脂、酒窝成形术。除五官精细雕塑,她还将进行形体塑形。通过两个月的造美工程,山西第一“人造美女”将于今年3月出炉。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人们对“人造美女”各执己见,有人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更赏心悦目,更符合百姓的审美标准。有人说美貌和才华都是人的资源,通过教育增长知识和通过整容使自己更漂亮没有什么区别,不存在哪个更合理。
当爱情遭遇“人造美女”时,又会怎样?
“我的‘人造美’是公开的,如果有人愿意和我交往,就证明他能接纳我,如果无法接受,还谈什么爱情?”面对将来,武燕回答得很坦然。
对人造美女争论本身已经说明了社会的宽容、开放、文明和进步。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人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美容本身是个人在物质生活提高后的一种精神需求,应该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只是耗资20万打造的花容月貌能有多久的“保质期”?
“我们不否认整形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整形改变的只是现在的面貌,它不可能一劳永逸,面部整形保持10到15年没有问题,到那时,武燕如果对自己的容貌不太满意,她还可以继续做整形。自体脂肪移植隆胸基本上可以保持一辈子。”主办方医院企划部经理如是说。
也有人认为,虽然现在整形美容是一种潮流,但人的审美标准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正如汉朝流行以瘦为美,而唐代则以胖为美,才有了“环肥燕瘦”这个成语。现在又流行“哈韩”的整形风,许多想整容的人都以韩国美女为榜样,去割双眼皮或者改变脸形。
2005年的“超女”惹人注目,除了超高的人气,还有其自行一套的“偶像”标准。当叶一茜、陈西贝等含泪下台,台上的“美女”已所剩无几。
人们常用“可爱”形容周笔畅,用“帅”形容李宇春,却都不用“美丽”或“漂亮”。“超女”之后,望着“帅”女生、“男仔头”,传统的偶像标准仿佛刹那间消逝。
所以“人造美女”今后还能不能是人们眼中的“美女”值得怀疑。
“人造美”不能一劳永逸,为武燕实施“造美”工程的整形医院却收获颇丰。2005年6月才跻身太原整形业的该医院,从开业到2005年10月,月平均营业额不足90万元,2005年11月下旬,打出“人造美女”的招牌后,营业额突破了130万元。武燕也与该医院签订了免费为其做3年形象代言人的合同。
谁把女性“逼”进了美容院?
有媒体报道,中国美容业10年毁了20万张脸,这一数字放到台面上看,是极其惊人的。为什么有人截骨增高?为什么有人削足适履?为什么在有人吸脂吸成植物人、隆胸隆死在整容床上后,还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
哲学家萨特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人造美女”大行其道,也自有其道理。美国哈佛大学的比尔·琼斯教授,在一项与美丽相关的经济学研究调查中发现,相貌平平的女性,时薪比美女低约15%;就业机会比美女少30%,婚姻成功的概率比美女小25%,自信心也比美女差很多,现实就是这样,你让她如何自信?有同事言之凿凿:女人的自信是男人给的。
有学者认为,漂亮的长相和魔鬼身材有市场价值,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社会伦理或美学的角度看,人们可以对人造美女有不同的看法,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把自己改造成美女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
尽管人们不断念叨“人不可貌相”,但却阻止不了商品经济使美丽飞速转化为一种资本,并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
广告美女、香车美女、美女作家、美女棋手、美女主持、美女大赛、……美女经济无处不在,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2004年6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在网上搜集全国的期刊、杂志及相关研究进行调查,最后形成一份名为《“美女经济”愈演愈热值得警觉》的信息简报。
这份简报内容显示,到2003年底,全国有美容院154万家,年产值1680亿元人民币,推动相关化妆品行业消费1600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自2003年年底,有关“人造美女”的新闻更是接踵而至,各地纷纷开始“人造美女”工程。
美女经济成了眼下国内最红火也最赚钱的行当。大大小小的整容医院、美容院比比皆是,让人怀疑当代人是不是都长得对不起人?美容整形已成为继买房、买车、旅游之后的第四个消费热潮。不久的将来,随处可见“人造美女”、“克隆美女”,天然的美女可能成为珍稀动物,而丑女更可能会因此绝种。
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个“第一人造美女”正在策划和制造当中?
世界因差别而丰富,因层次而多彩,上帝给你怎样一张脸,你就好好珍惜、呵护它吧!
不论我们如何评价“人造美”,在这里,衷心希望武燕的整形手术能够圆满成功!本报也将适时全程跟踪报道武燕整形手术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