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说,“地球第三极”地带青藏高原的所谓“永久冻土层”正在加速退融,可能在10年后对目前已全线铺通的青藏铁路构成威胁。
中科院资深专家吴紫汪援引一项最新的调查表示,近百年来,青藏高原的“永久冻土层”已不再“永久”,而正持续退化,其罪魁祸首是全球气候变暖。
自1962年至今,吴紫汪一直在研究青藏高原的冻土退融问题。他说,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冻土正表现为冻结持续天数缩短、最大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
青藏公路沿线分布的各类冻土层冻胀融沉强烈。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安狮公路南北面积分别为30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其冻土几十年来在持续退化,而该区域正是青藏铁路的路经之地。
中国政府在修建青藏铁路时,虽然采取建造旱桥的办法加以解决,同时投资数十亿元加强铁路沿线的生态保护,但在根本上,这种全球气候演化造成的自然灾害似乎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
高原冻土的融化加剧冻土区域的地面不稳定性,并引发出更多的冻土区工程地质问题,不利于大型道路和工程的建设。
目前,冻土退化已呈现出它的影响,前两年中国政府投入十几亿元维修了进藏公路,但现在其一些路面又复现坑坑洼洼。
吴紫汪说:“对前不久已修建铺通的青藏铁路来说,我担心在10年后它会因冻土退化出现安全问题。”
中科院沙漠研究所对近40年来青藏高原气温观测资料的分析显示:1984年以后,青藏高原气温升高明显,受全球二氧化碳增温效应的影响,增温趋势还将持续。
该研究所称:预计到2050年,冬季气温将升高1-2C°。
各类冻土在青藏高原分布广泛,仅西藏的多年冻土面积就达80多万平方公里。1975年到2002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北界西大滩附近的多年冻土面积减少12%,多年冻土下界升高25米。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近15年间,青藏高原区高寒沼泽草甸生态分布面积锐减28%,高寒草甸生态分布面积减少8%。
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个研究所在可可西里挖了直径为80厘米的试验洞,这个洞现已蜕变为2米深、20多米宽的沟壑。
此外,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断块隆起区,地壳抬升强烈,褶皱、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可侵蚀物质丰富,土壤抗蚀力低。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董光荣教授说:“全球气候变暖带给‘地球第三极’的影响,冻土退化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冰川萎缩、沙化加剧的现象在这里也很严重,青藏高原有亚洲‘水塔’之称,因气候变暖引发其生态环境的恶化,应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