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一件新衣,一顿盛宴,一叠压岁钱已不能带给挑剔的现代人以足够的兴奋和刺激,节日里那种升腾般的幸福感变得越来越遥远,一种积淀数千年的节日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日渐褪色。至此,具有危机意识的有识之士不免大声疾呼“保卫我们的春节”!一场社会各界参与的“春节保卫战”也缓缓拉开了帷幕……
[发表评论]
我国的传统节日延续数千年,其中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每个节日都有出处,不同地区也有着丰富多样的过节形式。然而,与洋节的日趋火爆相比,我国传统节日的味道却越来越淡,这已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公众的注意。有关专家更指出:即使没有洋节,我国传统节日同样会走向趋冷的境地。传统节日与洋节之争,实际上需要重视的并不是两种文化的冲突,而是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掘还不够。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彭德华说,很多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都有着小时候眼巴巴等着过年的深刻记忆,盼望着过年时穿新衣、戴新帽和长辈给押岁钱,还能吃到许多好吃的东西。现在,随着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原本因为要过年所带来的那种期盼和愉悦的心情已被淡化。对于一部分从小就对春节等传统节日有着深厚感情的中年人来说,传统节日对他们也失去吸引力,是由于来自另一层面的压力:每到中秋节、春节这些传统佳节,一些人都要为打点方方面面的关系煞费一番脑筋,不如过洋节那样轻松自在。
彭德华认为,洋节和传统节日的兴盛与否,关键是在节日的形式和内涵上是否适应了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能够适应社会群体需求的,自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得到社会的认同;这只是社会心理的一种自我选择。
部分民俗专家在谈到洋节与传统节日的区别时,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讲,我们的传统节日的确太需要被重视了。但细想起来,时至今日,中国传统节日最大的卖点似乎仍是以吃为主。过去国家穷,大家都盼着过节能吃好的、穿好的,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人们特别希望能在过节时放松平常绷得太紧的神经、宣泄压抑得太久的情绪。“洋节”恰好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也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马艺认为,在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迅速本土化、通俗化的背后,还有媒体对中国传统节日宣传不够、角度不新颖、内容不吸引人等问题,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市场、节日市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才显得脆弱不堪。但他同时认为,这种西方文化以及社会变革的冲击都是暂时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道德的建立,社会仍然会回归正常轨道,届时我国传统节日将会重新占据优势地位。
有关专家认为,文化的流传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和条件。在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如果青年一代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就会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这一问题不仅反映在传统节日文化上,在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创新传统节日形式
近年来有人呼吁,应将更多的传统节日定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应为传统节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甘肃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万宗成认为,我们在复兴传统节日的时候,习惯性地主张用制度来铺设复兴之路,却忽略了对传统节日的根基——文化渊源的守护。而守护这一渊源,需要的是创新精神。
万宗成说,单纯强调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厚内涵是不够的。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都缺少浪漫色彩。以春节和元宵节为例,这两个节日都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和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所以如今越来越为人们所看淡。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不能满足富裕起来的国人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需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传统节日就走入了死胡同。”万宗成说,类似春节、重阳等节日,孝顺、敬老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创新过节的形式,但保留这些内涵,自然会增加传统节日的吸引力。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不应将洋节看成是洪水猛兽,类似“母亲节”这样的外来节日,可以弥补我们传统节日的不足。比如,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过圣诞节,但我们不怕圣诞节,因为我们没有宗教民俗,也没有那种强烈的宗教情感。很多年轻人过这个节,也就是玩玩,新鲜而已,不会太认真,不会代替春节、中秋这样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传统节日。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彭德华说,一些人看到传统节日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就认为传统节日正走向消亡,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保护传统节日,要留其“形”,将各种节日文化的瑰宝留下来;但更重要的还要扬其“神”,创新过节的形式,把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