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统计公报四大看点
与往年一样,2月28日我们又见到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今年的统计公报包含了哪些重要信息?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以下是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二、主要经济关系较协调。这主要体现在: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企业、政府的收入都有较多地增加。
三、不同环节价格差异仍明显。在统计公报中,列出了几个主要的价格指数,这些价格指数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不同环节的价格变化。
四、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受重视。今年的统计公报把资源、环境和安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反映出来了,这充分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视。我们不仅要加快经济发展,而且要使经济发展的成本越低越好,也就是要走一条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安全生产的发展之路。详细>>>
公报显示我国贫富分化略有缩小
"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居民贫富分化程度略有缩小。
整个十五期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38.2%下降到2005年的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7.7%下降到2005年的45.5%。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中国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在十五期间都有所下降,说明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贫富分化程度都略有好转。
专家:宏观调控政策仍需坚持
“分析公报数据,宏观调控效果已经显现,但决不能认为紧缩型的政策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看着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统计公报,国家信息中心高辉清博士这样对记者说。他表示,今年需谨防地方政府换届效应影响宏观调控效果。
根据2005年统计公报,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9.9%,增幅比上年下降0.2百分点。至此,在新一轮紧缩型宏观调控的作用下,经济增长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了回落。但是,高辉清认为,本轮经济增长巅峰虽已过去,但宏观调控却依然处于“进行时”,2006年需要继续坚持。理由有两个:一是本轮宏观调控难度较大,二是宏观调控应经历一个巩固阶段。
外商直接投资五年中大起大落
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实际使用金额603亿美元,下降0.5%。整个"十五"期间,实际使用FDI波动较大,2002年同比增速为12.5%,此后三年的增速为:1.4%、13.3%、--0.5%。
华民教授认为,虽然FDI的增速出现较大波动,但是整体仍然维持增长趋势,只是2005年出现略微下降。考虑到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还是需要其维持增长势头,2006年如果FDI绝对值继续下降,应该对中国经济并非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