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自然也是这次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在大力赞扬中央的英明举措的同时,不少代表、委员也敞开心扉,直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代表、委员的发言涉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很多方面,虽然有的话语中肯,有的言辞激烈,但代表、委员们为国分忧的真情却表露无遗。
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扛着锄头进电梯……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却成为一些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追逐的样板。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重庆市云阳县莲花乡千峰村党支部书记钟世荣等全国人大代表,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暴露出来的认识偏差和实践误区,进行深刻剖析和批评,催人警醒;走访了吉林省7个县(市)13个乡镇、写出了长达15000多字的调研报告的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维忠教授在接受新华网独家专访时指出,就目前“三农”问题的现状,九大最现实问题是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全国政协委员、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北京京丰宾馆参加政协小组讨论时表示,要研究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么好的一个目标,“怎么样实实在在地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同时避免变成农民“一个新的负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说,中国西部12省份9年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还不足60%,全国政协委员龙超云说:“这是阻碍农村富裕、城乡差距拉大到3.22:1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乡、村两级不良债务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已成为乡村两级组织的沉重包袱,不但影响了正常的工作运转,也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长期生活在吕梁山区的段丽卿代表认为,“有一些问题是政策因素造成的,建议各级政府特别是国家有关部门对乡村不良债务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虽然有些言辞激烈,但几位代表、委员经过长期基层调研后的发言却都说动到了问题的症结,发人深思。
“前些年影响农民基本生产生活的瓶颈问题是‘路不通’‘路难走’,经过国家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建设,现在情况已经大为改善,但是‘饮水难’‘灌溉难’又非常突出地摆在了广大农民面前,制约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梁文珍认为今年国家“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合乎民情,顺应民意,广大农民一定会拍手叫好;河北省邢台市市委书记董经纬委员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加大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先进、绿色的农业科技,以先进、绿色、健康的农业科技来激励农民,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发展农村经济,即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湖南代表团的田儒斌代表的建议事关“如何扩大农业投资,“我觉得投资不足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的根本原因。农业要发展,没资金不行。目前我国对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农支出以及农业金融贷款,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例,都极不相称。”在进行了长期的基层调研后,田儒斌拿出了这份建议,并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较快,必须首先千方百计扩大农业投资。这些问题针对性强,也非常值得关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处理好农民工问题也备受关注。山东经济学院教授郭松海委员认为,大量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他们应该享有与城里人一样的合法权益。为此,应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服务和管理方面的积极政策,逐步为他们建立配套、完善、方便、安全的生活服务体系;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山区,许多农民工外出打工后,将年幼的孩子或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甚至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关爱,厌学孤僻。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呼吁,“留守儿童”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来自河南的刘怀廉代表专程赴广东、上海、北京等10多个主要的农民工流入城市,对上万名农民工子弟进行了综合问卷调查后呼吁,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最紧迫,不能等了。否则会出现新一代盲流,我们就会再犯历史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