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8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几年来,农村税费改革逐步推行,国家财政用于农村税费改革和转移支付的资金大幅增加。“少取”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多予”具有长远作用,“多予”应该成为今后支农的重点。
萧灼基认为,取消农业税后,与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村每年平均减负总额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中央提出的“少取”方针,已取得很大成绩。但少取是一定时期的任务,多予是长期的任务;少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多予具有长远作用。
萧灼基表示,“多予”是对农民的补偿,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战略需要,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多予”必须加大财政支农的比重,重点是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公共设施。“多予”要着眼根本性和长远性,要与放活相结合,要运用金融工具,要对主要农产品实行保护价,要项目具体,重在落实。
萧灼基建议,逐步增加国家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第一步在“十一五”期间,达到10%;第二步在2020年前,达到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