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9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建议,在学校教育和整个国民教育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分量,强化“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并进而扩展和渗透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李汉秋认为,“仁义礼智信”在当前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弘扬它们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李汉秋说,“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传统伦理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在华夏神州已影响人们两千多年,贯穿中华伦理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成为民族精神的构成元素,熔铸在民族精神之中。“仁义礼智信”已成为全世界华人精神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能发挥凝聚剂作用的重要因素,弘扬它,有利于激发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李汉秋说,“仁义礼智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矛盾的精神化解剂,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催化剂。弘扬“仁义礼智信”并加以现代诠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当前的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他说,仁爱的核心是对人的价值、人格尊严的尊重。要大力提倡见利思义、以义制利、义以为上的传统美德。“明礼”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仪”。用于处理人际关系,谓“礼让”。礼让与竞争的关系处理好,才可能和谐。我们要有规模、有力度地弘扬“仁义礼智信”,使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