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变“留鸟”城里筑“新巢”
山东省胶州市35岁的王强眼下已适应了这样的城市生活:每天早上七点准时来到公交车候车点,坐车来到“中集”公司上班。媳妇将儿子送到附近小学之后,也骑着电动车赶到一家私营企业上班。自从在市中小区买了楼房,王强夫妇成了地地道道的城里人。
截至目前,约有两万胶州农民像王强一样来到城市“筑巢”定居。过去往返城乡的“候鸟”,摇身变成了久居城市的“留鸟”。
“随便哪家企业都有,就到‘四洲’吧。” 3月16日,在胶州市就业服务中心刘世松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直奔车间采访这些新市民。
杭萧钢构、泓达纺织、四方新材料,绵延不绝的厂房迅速从车窗闪过。刘主任介绍说,作为江北开放第一市,这几年胶州加快外引内培步伐,内外资企业突破了40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了467家,提供了10万多个就业岗位。
说话间就来到了“四洲”宽敞的钢结构车间,焊花飞溅,弧光闪闪。一个尚未完工的除渣机前,几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手持焊枪正在忙碌着。公司副总刘衍卉介绍其中的一位:“这是宋培祥,刚在城里买了房子。”小宋今年35岁,李哥庄镇双京村人,妻子在附近的昌新公司上班。两口子此前一直骑摩托车奔波于李哥庄和工厂之间,年后刚刚在南华苑小区花20多万元买了新楼房。
“呵,都买上楼房了!” “前几年攒的10多万块钱付了首付,每月1000多块分期付款,还起来不是很累。”宋培祥乐呵呵地跟记者搭话,手底下的动作丝毫不乱。
“小宋可是我们车间的技术骨干啊。”刘衍卉经理夸奖道。“这些技术都是在电气焊培训班学的。”宋培祥一脸憨厚地说。 2003年,胶州市劳动培训中心为四洲公司订单培训了一批电气焊工人。宋培祥就是其中之一。在培训班学习了3个月后,同班30个同学一起到了“四洲”等机械加工企业。目前几乎全都是厂子里的技术骨干。
刘主任介绍说,订单培训只是劳动保障局开展的多种培训方式之一,胶州还有“储备式”、“跟踪式”等培训方式。近几年先后设置电弧焊、物流仓储管理、电器维修等多个专业,培训农民5000余名。去年开始,胶州又有740名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紧缺工种“预备制培训班”,每人每年还可以获得政府1000元的补助。
“在这里上班安心吗?” “这有什么不安心的?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有大礼拜,每月工资按时发,公司还为我们交纳了保险。”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胶州市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推行农民工保险制度,目前全市已有5万多名新工人被纳入养老、工伤保险范围,去年年底收缴保费1亿多元。“昌新”等外资企业还为农民工交纳了医疗保险。刘世松主任说,只要同企业签定了两年合同或者购买了住房就可以落户胶州,在失业、养老、工伤、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跟市民一样。去年以来,胶州还在全市外来务工者中开展了“创优美环境,做新胶州人”的活动,评选出了十名“新胶州人”。
“进了城,家里的地不会撂荒吧?” “家里的三亩二分地包给了俺邻居郭文行,一亩地一年200元。”据了解郭文行得知,郭文行已经转包了周围农民700多亩地,成为青岛地区有名的种粮大户。像他这样的农场主,胶州还有10多个。
“除了到企业上班,胶州商城、向阳市场还有2000多名做买卖的。相比之下,做买卖的挣钱更多。”刘世松说。
“把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将其彻底变成城市人,才能腾出更多的土地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生产,农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才有可能迅速提高,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胶州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进入城市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位专家如此评价这种“留鸟”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