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9.6%的中国城市居民认为俄罗斯是中国最友好的国家
中国市民普遍认为俄罗斯是对中国最为友好的国家之一,因而对俄罗斯有较高的好感度
2005年21.6%的中国市民认为俄罗斯对中国经济有重要作用
2005年的调查表明,当代中国城市居民认为俄罗斯是其威胁的比例仅为1.2%
在中国城市居民中,39.6%认为俄罗斯对中国最友好,21.6%认为俄罗斯对中国经济有重要作用,仅1.2%认为俄罗斯是中国的威胁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常璐、邹大鹏报道 圣索菲娅大教堂、斯大林公园、果戈里大街、红军路……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家住香坊区的市民于祥凯对俄罗斯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哈尔滨到处都有俄式建筑,大咧巴天天吃,俄罗斯老熟悉了。”
于祥凯的话道出了哈尔滨乃至中国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感受。保尔、喀秋莎、天鹅湖、列宁装……俄罗斯这个中国最大的邻国,从上个世纪就已经走进中国人的生活。
今年3月21至22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访华,拉开了中俄两国关系史上首个俄罗斯“国家年”的序幕。中俄双方将联合举办上百项活动,涉及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领域。
中国人认为俄罗斯最友好
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网最新发布的一项合作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39.6%的中国城市居民认为俄罗斯是中国最友好的国家,其比例居历年之首,且连续三年领先各国。该项调查结果来自零点研究集团多年来进行的《中国市民眼中的世界》连续性调查。
“中俄政治互信加深、合作领域拓广,是民众好感度上升的重要原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俄罗斯院院长季志业指出。参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2005年中俄联合军演等,对于提升俄罗斯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友好国家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媒体功不可没。”季志业坦言,“中俄关系也存在问题,但中国媒体、官方、学者等都能从积极方面来看待双边关系,对民众的看法起到了积极影响。”
零点公司历年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市民普遍认为俄罗斯是对中国最为友好的国家之一,因而对俄罗斯有较高的好感度。
在此期间,中国与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关系因为种种原因而几起几落,而中俄关系却一直稳步发展。1949年中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结盟和对抗,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结束了中苏之间长达30年的紧张对抗,实现了中苏关系的正常化。在中俄两国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中俄已形成了战略协作性的良好关系。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孔凡君教授所指出,此次中俄互办“国家年”,有助于两国人民全面了解,有助于老百姓相互沟通。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好感也不断上升。
“只有相互了解,才能相互理解和信任,才会巩固两国间的好感。”季志业认为,旅游就是加深中俄两国民间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之一。
“没有来过中国就很难理解中国,”季志业说,“在许多俄罗斯人印象中,中国还是苏联援建时期的中国,但到过中国的俄罗斯人印象都会有很大改变。”
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零点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21.6%的中国市民认为俄罗斯对中国经济有重要作用,比2004年的16.4%上升了5个百分点。
现阶段,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多边全方位的国际能源合作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政策之一。俄罗斯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之一。专家认为,中俄两国在能源问题上的这种互补性和依赖性,加上两国之间的地域特点,决定了中俄两国之间在能源问题上可以密切合作、互惠互利。能源和贸易合作日渐成为中俄新型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石。
当被问及“哪个国家对于维持中国的能源环境和能源技术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时,俄罗斯以34.5%的中选率同样位居第一,高于美国(21.3%)和日本(12.7%)。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几千公里的边界线,地理上紧密相连,中国在能源合作上对俄罗斯报以期望。”季志业说,“中国坚持能源来源多样化,俄罗斯是不可或缺的方向。”
2005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近30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7.1%。5年后,俄罗斯的重要作用将继续扩大,两国领导人已经制订目标,计划将贸易额增至600亿~800亿美元。另外,双方还将继续进行密切、深入的合作,以解决不合理的贸易秩序,贸易结构等问题。
俄罗斯目前主要出口的是木材、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和能源性产品,经济上很可能会“富裕但不发达”。俄罗斯机械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中国。中国在高新科技方面有自己的技术,对俄罗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很大帮助。
中俄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中俄两国由于历史原因曾产生过冲突和对抗,两国关系一度十分紧张,相互将对方视为安全威胁者。但2005年的调查表明,当代中国城市居民认为俄罗斯是其威胁的比例仅为1.2%。
中俄两国之间共有4300公里的边界线,具有不同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特殊的地缘关系、经济上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共同要求、以及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等等,使两国之间建立起战略性协作关系成为必然。
“目前的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季志业说。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曾有过“同志加兄弟”的“蜜月”。“这种关系是种单向的结盟关系,是建立在帮助与被帮助、支持与被支持上的‘老大哥’与‘小兄弟’之间的关系,正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基础,才会导致中苏关系后来的冰冻期。”
“历史证明,无论是亲密无间的盟友关系或是激烈对抗的关系都不适合中俄,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于两国来说才是最合适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关贵海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在普京此次访华的行程当中,因中华武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河南少林寺,格外引人注目。不苟言笑、酷爱拳击和柔道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中国“以武会友”,将促使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和精湛的少林功夫走进俄罗斯,走近更多像于祥凯这样的普通民众的视线。
“听说今年是俄罗斯年,媒体最好多介绍一点旅游方面的信息。”于祥凯说,“我最想去圣彼得堡,感觉那地儿有特色,和俄罗斯别的城市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