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两张桌子忽悠了13亿人”。屡屡以“权威认证”出现在口香糖、牙膏广告中的牙防组,因为其认证资质遭质疑,一时成为舆论热点。“两个人两张桌子”,可能有些夸张,但“忽悠了13亿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3月21日,牙防组负责人称,他们1992年开始的“认证”,与2003年国家认证认可条例所规范的“认证”不同,不是法定认证,不是权威认证,而是“专家意见”。然而,在企业大张旗鼓的宣传中,这种“专家意见”却成为“认证”,成为亿万支牙膏、口香糖的华丽外衣,对数不清的消费者造成误导。宣称“以推进口腔保健事业为己任”的牙防组,有无资质尚无定论,却大胆地对企业进行“认证”,同时又接受企业的“捐赠”,这种认证怎能做到客观、公正?
实际上,误导消费者的不仅仅是牙防组。像牙防组这样一手拿赞助、一手给“认证”的机构也不止一家。用这些所谓的“认证”做宣传的企业也不止一个。发生类似行为至今未受到惩处的事例也不止一桩。面对似是而非的“认证”,面对真真假假的“推荐”,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感觉很茫然:商品鱼龙混杂,权威认证缺少“公信力”,究竟还能相信谁?
全国牙防组戴着“权威”的头衔,广告也是刊播在国家级媒体,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想不相信都很难。而如果不是有人挺身质疑,这种认证和标志势必还会“权威”下去。这令人不由生问:企业使用的“权威认证”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从取得所谓“认证”,到连篇累牍地打广告作宣传,有没有经过国家认监委、广告管理部门的审核?如果经过了这些市场监管部门的审核,又是依据什么审核的?
更值得警惕的,不是被曝光的一两个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而是案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己任的“权威机构”,公信力大打折扣;虚假广告大大方方地登堂入室,走上国家级媒体;认证监督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市场管理等有关部门,审查不严,监管缺位……
维护市场的公正和秩序,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离不开消费者协会等群众团体的共同努力和媒体的广泛监督。政府的有效监管则是前提。只有有力的监管,才能保证各市场主体自觉负起职业责任,最终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因此,当务之急不是出了问题后推脱责任,而是要由此找出管理漏洞,公开处理结果,完善相关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亡羊补牢,重新塑造“权威”认证的公信力,赢得消费者信任。 (本报记者王淑军)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24日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