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是知识教育之外的新教育理念。具体而言是教育学生提高生存与自我保护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正常的性别意识、尊重和珍爱生命、理解生与死的意义。
晨报讯(记者陈婵婵)今年下半年沈阳市皇姑区部分中小学将把性教育列入教学范畴。
昨日,记者从皇姑区教育局了解到,学校将在课程中渗透有关青春期生理现象、避孕知识、如何控制性冲动,甚至还包括人流等知识,向学生们展示男女性器官模型,组织小学生到医院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等。
性知识大多“来路不正”
沈阳皇姑区日前制定完成了《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工作方案》(试行),将性教育列入其中。据介绍,目前中小学生获得性知识的渠道很少,从老师和父母处获得的寥寥无几。
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担忧,长期的性禁忌将导致性神秘、性愚昧,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将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性知识“来路不正”,这些“不正”的渠道主要包括录像带、电脑网络中的淫秽画面等。
目前沈阳市青少年的性教育大多局限于初中二年级以上学生,而教育的内容主要在生理解剖方面,远远满足不了中小学生对性知识的需求。很多家长对孩子“谈性变色”,在孩子来“月经”和“遗精”之前家长没有告诉孩子如何进行处理,或者说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这样难以正确引导孩子,甚至会造成误导。
教学组织参观产房
目前皇姑区已确立黄河小学、童辉小学、11中学、光明中学等10所试点学校,建立了生命教育领导小组,下半年在10个试点学校中正式启动生命教育。
《方案》中着重强调了小学生的性教育,并将其细化为两个阶段,即1~2年级的“认识生命”阶段,也就是培养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有性别意识等;3~6年级的“珍惜生命”阶段,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认识生与死的意义等。
此外,了解人体的构造与各器官的功能、分娩过程及染色体对遗传特征的决定作用、认识的生理现象、了解避孕的知识、教育学生认识人工流产或在非正规医疗机构结束妊娠对身心的危害等内容也被列为生命教育的范畴。
皇姑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开辟更丰富的教育形式,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劳教所等场所,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母亲是如何辛苦地孕育子女,让学生感觉到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要懂得珍爱生命,学会感恩。
操作生命教育不另设课程
皇姑区教育局表示,生命教育决不会再额外给学生加课,而主要依赖课程内渗透和专题活动两种形式。
渗透式教学就是将中小学的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中,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适当渗透有关生命起源、自我保护、如何拒绝别人的性要求等内容。比如,小学的自然、体育与健身等学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可以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同时,音乐、美术等隐性课程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创造热情。
此外,各学校也可以利用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
观点教育应以生命本体为本
针对即将实施的生命教育,家长、学生众说纷云。
童辉小学三年级的张乐告诉记者,她对这样的课程内容很感兴趣,而部分学生家长也感到有些尴尬,他们认为老师在课上教孩子如何避孕不太合适,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慧老师称,目前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主动性、深层次的不够,在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育应以“人的生命本体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现有的生存工具教育应向生命本体教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