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4月13日电(记者 姜帆 叶辉 张家伟)“西藏的发展离不开中央的关心和全国的支援。如果不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举全国之力支援一个地方,西藏的面貌会比现在落后许多年。”西藏自治区党委代理书记张庆黎在日前召开的西藏自治区援藏干部座谈会上说。
他说:“西藏地处‘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这种艰苦环境严重制约了西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全国的支援,西藏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落后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据统计,从2001年至2005年,西藏自治区财政收入总计52.46亿元,而同期的财政支出却高达719.53亿元。巨大的赤字,完全依靠内地的“输血”补给来填平。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中央政府决定:自1994年起,内地开始对西藏实施“对口支援”,通过选派干部进藏任职,投入资金建设“援藏项目”等方式,促进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给雪域高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1994年以来,仅中央政府直接投资在西藏建设的项目就有117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青藏铁路。而地方“对口支援”,仅第四批项目就达到1166个,投入资金达29.97亿元。
除了资金、项目援藏之外,先后在西藏任职的1900多名“援藏干部”也为高原上的人们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发展理念。他们分别来自内地17个省市、17个国有大型企业和59个中央国家机关部委,选拔极其严格。
他们在藏期间,仅个人向贫困群众捐款就达到66.13万元。广东省和吉林省的援藏干部还每人至少资助1名贫困学生,最多的一位资助了10名。
对此,张庆黎评价道:“一批批援藏干部以献身西藏建设为己任,远离故土亲人,来到雪域高原,在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扎实工作,默默奉献,为西藏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突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并受到全区各族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2001年,中国政府决定将原定10年的“对口援藏”计划再延长10年,此后的5年成为西藏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5年。张庆黎说,这一阶段,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保持12%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青藏铁路等重点建设项目也按计划推进,绝大多数已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用。
张庆黎还强调,今后5年,援藏工作将“重心下移”,重点放在“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
“今后,援藏的所有目标要围绕这个重点来确定,所有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要向这个重点聚集。”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