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上午,满天浮尘还未散去,今春的10次沙尘已让北京市民的心头蒙上一层阴影。而统计数字更是触目惊心,从前天夜里到今天,本市出现的这一轮5年来最大的浮尘天气,平均每平方米降尘达到20克,降尘总量超过了30万吨。为了应对沙尘天气,北京昨夜紧急实施了多轮人工增雨。
沙尘·现象
今春沙尘天是三年来的总和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介绍:在北京的历史上,平均一年应该有6个沙尘天气,但每年的数量是不同的,上世纪90年代偏少,到2000年以后又多起来,尤其是2001年达到18个沙尘天气。2002年到2005年却很少,尤以2005年最少,才2个沙尘天气。今年却很多,到现在已是第10个沙尘天气,照此下去还会更多,从目前看,今年无论从沙尘的天数,还是沙尘尘降量都是近三年的总和。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表示,今年的沙尘天气较前几年偏多,但从多年情况看,仍然属于正常范围,从强度上说,较前几年偏强。
沙尘·成因
高温少雨有利于沙尘天形成
从前天夜间袭来北京的浮尘与前几次略有不同,一是沙源在离北京很近的内蒙古中部,风把当地的沙土刮起来;二是气旋的作用把沙子带到了2000米至3000米的高空;高空风速很大,达到了每秒20米,形成沙尘暴,同时在偏西气流的作用下,大风把沙尘带到北京上空。而前天夜里北京气候稳定,沙尘迅速降下。所以,前天夜里,人们要是出门的话可以看到车上、地面上都是土,可能见度不低,风也很小。昨天早上有些风,把降到地面的沙土又刮起来,加上移来的浮尘,使能见度小了,天气灰蒙蒙的,能见度只有5至8公里,形成扬尘。
孙继松说,形成这种天气与气候环境直接有关。从西北东部和华北大部看今春降水很小,气候干燥,不利于植被返青,土表水量小,有利于沙土扬起。加上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容易把沙土刮起。从3月18日至4月17日,从河套到内蒙古及北京一线的降水量分布图看,减少了50%至100%。从3月18日至4月16日这一线的气温分布图看,平均温度高了2摄氏度左右。这都利于沙尘的形成。
沙尘·趋势
未来三五天可能还有沙尘
今天晚上,北京将有5级左右的西北风,会再次将地面上的沙土刮起来,形成扬沙天气,直到明天以后才会减弱直至消失。
孙继松说,3月至4月是北京沙尘天气的多发期,目前,大气环境没有大的改变,上游地区,即西北东部、华北地区未来三五天没有明显降水,沙源地区的环境也没有大的改变,仍然以移动性的冷暖空气活动为主,今后的数日内,还有可能会出现沙尘天气。孙继松同时介绍,在北京出现沙尘暴的可能性是很小的,2000年以后就没有出现过,此次也是以浮尘为主。
沙尘·监测
气象环保将统一测量标准
此外,孙继松透露,气象与环保在测定沙尘时,一直使用的是两种标准。气象是以能见度为标准,即能见度大于10公里,为浮尘;1公里至10公里为扬尘;不到1公里为沙尘暴。而环保则以单位面积存在的沙尘量为标准。这两种标准各有利弊。以能见度为标准,弊在人的主观,但比较全面;以单位面积为标准,虽客观,但易忽视轻微的浮尘天气。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将两个标准统一起来,以便更有利于沙尘天气的预报和测定。
沙尘·应对1
昨夜人工增雨紧急除尘
北京市人工影响降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昨天下午,受低压低层辐合以及高层切变的影响,北京部分地区出现了小雨天气,全市高山地区作业点和值班人员严阵以待,密切监视天气和降水的演变情况,充分做好了人工增雨的准备工作。至昨天17时,在北京西部和西北部等高山地区出现降水回波。根据雷达风场资料显示,大部分回波处在风场辐合区,基本有利于高山地基人工增雨作业。截至昨晚11时,延庆、密云、房山、门头沟、海淀和石景山6个区县的11个高山地基作业点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降水过程虽然很小,但对缓解北京地区的沙尘天气起着积极的作用。据介绍,未来几天,北京地区没有降雨过程,但如有适合的天气过程,各作业点还会实施人工增雨。
沙尘·应对2
今天突击检查工地扬尘
今天上午北京依然“黄沙漫漫”,市环保局、市建委和市城管执法大队联手对北京东城区的工地进行扬尘检查。在扬尘受到市民关注的同时,关注环保的北京人也多起来了。一位30多岁的北京市民王先生今年一个人就举报了扬尘工地81个,堪称“专业户”。记者从环保局了解到,这位关注环保的北京人在这两天又寄来了厚厚的举报材料,而进入4月以来仅市环保局移送给城管的不合格工地名单就达70个。
据了解,目前全市市区道路冲刷和喷雾降尘作业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米。其中城八区环卫部门负责约1400万平方米的作业面积。市市政管委要求白天作业单位要采取洒水压尘和城市道路吸尘式机械清扫保洁作业,减少城市道路路面交通扰动扬尘污染。重要地区周边和主要道路洒水压尘2至3次,暂停人工清扫。道路清扫保洁白天作业时间主要集中在当日9时至16时。
为实现今年北京市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达到65%的目标,从即日起到月底,市建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的专项检查,四级风以上天气,严禁进行土方开挖、回填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施工。
沙尘·预防
人为影响赶不上地质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田明中教授说,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影响力是微不足道的,全球气候的变化才是沙尘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沙源地的蒙古高原地面岩石裸露,风化面积逐步加大。近几年国家对退耕还林,禁牧圈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人为的影响根本赶不上自然的力量。地质营力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这种干旱天气的程度是不断加剧的。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风沙加重的趋势不能一味归结于放牧或对资源的破坏。根据对坝上等几个地区的调查研究,该地区属于一个生态环境变化的转移期。人类退耕还林等措施只能减缓沙化的过程,但不能阻止,沙化的面积只能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沙尘天气也会逐渐增加,这与高原地区持续的干旱和地表裸露岩石有直接关系。当然,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生态的破坏,也加剧了一些沙尘天气的形成。城市大面积建设,开挖土地,与沙尘也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人类要加强环保意识。植树造林,避免开采土地或建筑施工,对局部环境的改善有着一定的意义。
沙尘·提醒
降尘天气少出门
记者今天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门诊了解到,昨天到今晨前来该院呼吸内科、皮肤科、眼科就诊的患者比平日相对增多20%至30%。在北京其他大医院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的医生提醒市民,重度污染的浮尘天气的空气质量比较差,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会严重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老人和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民众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遇到这样的天气,要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减少户外运动。因为很多空气悬浮的颗粒物很容易吸入人们的口腔里,侵入眼睛。必须外出时,一定要戴上口罩、纱巾、眼镜,保护好口鼻,尤其是眼睛,减少灰尘侵入。还要注意多喝开水,外出回来后要及时洗漱,如有条件,最好洗一个温水澡,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即使不外出,在这种天气状况下,最好也不要再开窗通风换气了。因为这时窗外的空气质量会比室内还糟糕。
沙尘·历史
1600年前北京就有沙尘天
北京历史上第一次有可靠记录的沙尘暴记录出现在北魏太平真君元年,即公元440年。根据记载“春二月,上谷郡”“黑风起,坏屋庐,杀人”(上谷郡辖地相当于今张家口、小五台以东,今北京延庆、河北赤城、怀来、涿鹿、宣化一带)。辽金时代,随着气候变的寒冷干旱,再加上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加强,有关风沙的记载开始多起来,作为金中都的北京地区“风霾”、“雨土”的记载尤多,海陵王贞元三年(公元1155年)四月中都地区“昏雾四塞,日无光,风十有七日”,根据相应记载,沙尘暴多出现在三四月份,春夏之交,这与春季多干旱的气候特点是相应的。从辽金开始,北京的沙尘记录开始慢慢增多,在明代的276年中,北京地区共有95个年份出现春夏之交的大风沙尘暴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