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火车票的一票难求、商场里各种打折促销“战”的如火如荼、各旅游景点的人声鼎沸……加之各种媒体对这一切的大规模报道和渲染,莫不让人感到,这七天长假,真是个人人投身个个参与的狂欢节呵!
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实的。自1999年每年有了三个“黄金周”以来,“黄金周”就成了人们忙碌奔波中的等待和期盼,成了人们疲惫身心的“调节器”,亲情友情的“增进剂”,甚至是工作生活的“加油站”。尽管有关网站的调查显示,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黄金周”期间选择呆在家里,而不再去挤车旅游、去凑降价打折的热闹,却肯定不会有人厌倦休息,拒绝长假的。
不过,休假是不是可以有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安排呢?
在大家兴高采烈欢享节日、商家和旅行社等都赚钱赚得笑容满面的时候,这样质疑“黄金周”,难免有点扫人兴致。但据笔者了解,持这种质疑的人还真不少。
撇开“黄金周”各种共性问题不谈,一个至少说明“五一黄金周”安排不合理的事实是,休假是家人享受亲情的最好时光,可每年“五一”这个假期,全国却有八九百万高中毕业生,两千多万初中毕业生正处升学考试前最痛苦的备考冲刺阶段。他们与长假无缘自不必说,他们背后数量更为庞大的家长群,同样没有休假的心情。一位考生家长抱怨地向笔者表示,这长假要是能变成带薪休假,高考后能和孩子一起休该多好!
这类改“黄金周”为“带薪休假制度”之呼声,不仅早就见诸媒体,而且作为政协委员的提案上过“两会”,甚至政府有关部门也曾有过动议。然而,时至今日,大家的这个希望仍然只是希望。
究其原因,虽各种考虑颇多,如担心外企和私企员工休假权利得不到保障等,但根本的恐怕还是对当年创设“黄金周”初衷——“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执著。据有关部门预测,取消“黄金周”,会使消费额下降1个百分点!在消费持续低迷的今天,这可不算个小数字。
问题是,这个“初衷”不该与时俱进吗?站在今天已成全社会共识的“以人为本”的立场上看,若休假制度仅仅着眼于经济的目的,将如何拉动经济作为出发点,无疑是“本末倒置”了。更多地考虑如何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在休假这件本该最个人的事情上,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才应是休假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林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