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北京女孩沙漠探险遇难真相(组图)

www.zjol.com.cn  2006年05月10日 12:11: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北京女孩沙漠探险遇难真相(组图)

穿越沙漠的探险者

北京女孩沙漠探险遇难真相(组图)

  

达来和张志坚做客会客厅演播室

北京女孩沙漠探险遇难真相(组图)

  

搜救人员讨论搜救措施

北京女孩沙漠探险遇难真相(组图)

  

  主持人李小萌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5月9日节目文稿:探险女孩为何遇难,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五一长假刚刚结束,人们都打起精神重新开始工作,重新开始了以往的生活,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一个女孩的离去却让他们对这个五一有着不寻常的记忆。

  五一长假的第二天,正当各地的人们休闲旅游兴致正高的时候,一则游客遇难的消息让人吃了一惊。这是一个有40多人组成的旅游探险队,他们五一之前就在网络上自发组织,准备利用七天长假穿越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他们5月1日从北京出发,5月2日进入了沙漠的腹地,第三天的时候,内蒙古和北京的有关部门都接到了遇险的报警电话,他们被困在了库布齐沙漠当中,情况紧急。后经北京、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多方力量连夜近15个小时搜救,最终在沙漠深处找到了这支遇险旅游队。然而其中一位女孩“小倩”还是不幸遇难。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区域,是什么原因导致探险者遇难呢?

  主持人:当这个探险队顺利回到北京之后,我们试图联系队长单飞和两个队员,而他们都表示现在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在网上他们发表了一个对于整个事件过程的说明,这也是他们目前为止和外界联系的惟一方法,今天我们请到的就是参与整个救助过程的当地公安局的纪检书记额尔定达来,您好。整个五一假期您都在忙沙漠遇险的事情,就我们知道,其实不仅仅是北京单飞队这十几个人,整个发出求救信号的一共有多少人?

  达来:62个人。

  主持人:62个人,全部都说自己遇险了,需要来救助?

  达来:对。

  主持人: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人在库布齐沙漠同时遇险呢?

  达来:从去年到今年为止没有下过雨,沙非常松软,气温比较高,与这个有关系。

  主持人:您最开始接到求救信号,就是北京这个单飞队发出来的吗?

  达来:不是,第一次是5月1号晚上十点,接到天津大学的队员被困了。

  主持人:到最后一拨发出求救是到几号了?

  达来:是七号下午三点。

  主持人:北京单飞队为什么出现了最严重的情况?

  达来:主要还是他们对沙漠的了解不足,对自身的身体条件估计得也不太充分,准备得也不是那么充实,最后导致被困。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六大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仅流动沙丘就占80%。由于这里多样的地质环境和特殊的气候,近年来库布齐沙漠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探险旅游爱好者前来探险旅游。

  据了解,今年五一至少有数百人参加了穿越库布齐沙漠的活动,除了本地探险爱好者外,包括北京、天津、青岛等多个地方均组织了穿越活动。当地专业人士透露,徒步横向穿越库布齐沙漠至少需要两天两夜,若没有熟悉当地情况的领队带领,徒步穿越存在很大的危险。

  主持人:在5月份库布齐沙漠的温度,整个的气候环境是怎么样的,人走进去是什么样的感觉?

  达来:白天,在中午的时候,气温基本就是40度左右,地表温度达到60度,晚上三点来钟气温接近零度,所以反差非常大,气温变化非常大,所以咱们行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然很可能就要出事儿。

  主持人:像您是当地人,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如果在沙漠里面走一天,能不能吃得消?

  达来:有充分的准备也可以。

  主持人: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

  达来:对。

  主持人:您接到单飞队的求救信号到到达现场,中间间隔了多长时间?

  达来:他们一开始不是给咱们杭锦旗公安局打求救电话,咱们接到电话是从东胜区公安局转回来的电话,当时是下午四点十分,我们不到五点就到了他们出发的地点,这儿是夜鸣沙景点,我们到这儿了,这儿是独贵塔拉镇派出所,这是杭锦旗公安局所在地。

  主持人:您是从哪儿出发的?

  达来:我是在这儿,我和派出所的同事就来到这儿,当时五点。但是咱们没有GPS定位仪,所以咱们没有马上启程。

  主持人: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这应该是公路是吧?就是车可以一直开到这儿,所以到这儿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而单飞队遇险的位置离公路有多远?

  达来:离公路17公里,离这个景点是14公里。

  主持人:找到他们的时候是下午几点钟?

  达来:我们出发是晚上八点,找到他们是第二天凌晨五点十分。

  主持人:从你们接到这个消息出发,到最终找到他们,其实经过了12个小时差不多,怎么这么长的时间?

  达来:我认为我们还算非常快的速度了,定位仪咱们公安局没有,畜牧局有,找技术人员花了三个小时时间,八点就从这儿出发到出事地点,用了不到十个小时。

  主持人:没有这个定位设备是根本不可能找到他们的?

  达来:方位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所以必须得有那个东西才行,他们这个位置有,但是我们从这儿出发的时候,不一定从那里走,就说不准,所以必须有那个东西才行。

  主持人:据说他们出发的时候是请了当地的一个老乡,还租了一匹骆驼,但是中途的时候这个老乡就离开了,这个过程您知道吗?

  达来:知道,他们是从这儿出发的,出发的时候带了很多水,还有行李,他们用骆驼驼上,走了两天15公里,然后让牧民回去了,因为用一天有一天的费用,所以他们主动提出来,牧民就把这个钱拿了以后就回去了,他们继续把剩下的水和行李带上。

  主持人:自己背着了,本来是骆驼背的,这个负重现在就变成人的了。您觉得他们这个决定是不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呢?

  达来:就是致命的错误。

  主持人:为什么?

  达来:每个人背四五十斤重的东西,在大沙漠里行进非常困难,尤其是遇难那个小女孩,她的体重90斤重,她背了40斤的东西,能走几步?非常困难。

  主持人:除了负重增加之外,如果有一个当地熟悉地理环境,熟悉气候规律的老乡在,对他们有没有帮助?

  达来:有,最起码给他们提个建议,如何生存,如何,肯定可以建议。如果采纳,不一定能出现这种后果。

  主持人:后来这些幸存的顺利返回的队员,您跟他们见到了吗?

  达来:见到了。当时他们的情绪非常低落,头都抬不起来。

  主持人:凭您的经验,您观察这11个幸存队员,他们的年龄,他们户外生存的经验是怎么样的?

  达来:这些年轻人文化比较高,都是大学以上,大学本科以上文化,有的是研究生之类的,他们都在网上认识,互相真实姓名不知道。

  主持人:出去探险了,互相真实姓名都不知道。

  达来:不知道,都是叫网名,让他说真实姓名,他不知道,就是这种状况,而且认识时间不是很长,五一长假以前认识,认识以后,就在网上定下时间,然后就出来了。在这个途中,他们互相配合,我认为也是可以的,配合倒是可以的,主要还是准备不足,对沙漠的了解不足,最后导致被困。

  由于遇难者小倩的队友们不愿意再回忆那个伤心一幕,我们只能通过他们在网络上发的一个“事实陈述”的帖子了解到小倩遇难的经过:

  5月3日下午14点左右探险者小倩在沙漠腹地突然出现中暑症状,队友们立即对其进行紧急抢救,同时打电话向外界求助,而小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时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天气越来越冷,风也越来越大。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队友们对小倩不间断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等抢救措施。但是小倩的情况始终不见好转,她的呼吸越来越微弱。队友们在轮流对小倩实施抢救中,度过了一个漫长、寒冷而又可怕的沙漠之夜。

  5月4日凌晨4:55分,终于一支救援驼队赶到了,救援队的医生给小倩打了强心针,但是还是没能挽留住小倩的生命。

  主持人:从刚才达来书记的介绍当中,我们隐约觉得已经发现一些问题了,接下来我们请到了一位可以说是户外运动的专家,中国登山协会的张志坚博士,您好。

  张志坚:您好。

  主持人:刚才您也听到达来警官给我们的介绍一些情况,您从当中听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没有?

  张志坚:我觉得问题还挺多的,一个像这种探险活动,没有专业的组织去自发的网上的募名召集,这种本身是最大的隐患。

  主持人:这次探险队很大一个特点是通过网络,大家自愿报名组织起来的,刚才达来警官也给我们介绍了,他们之间即便是出发了,开始探险活动了,都还不知道彼此的真实姓名,都还以网名相称,更不要说互相对户外经验、体能的了解程度了。

  张志坚:对,这是非常大的一个隐患,因为我们说人在面对自然,尤其是人的个体,对自然来说是非常渺小的,所以我们作为探险活动的时候,作为其它的一些有危险活动的时候,我们往往要结成一个团队来进行,为什么呢?就是要依靠大家的力量来应付一些困难和挫折。比如说承担的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探险任务的时候,互相之间要非常了解和熟悉,比如说你的习惯行为是什么,你的一些爱好是什么,你的脾气是什么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个组合的时候,对方才可以知道,有些时候因为在野外很多紧急情况的时候,甚至你说不出话来,也可能就需要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对方很默契地就能了解到你传达一个什么信息,如果这个没有,我觉得可能安全上就有很大的危险。

  主持人:尤其是当体能遇到一些极限的时候,可能你自己还没有意识,但了解你的人看到你的一些生理反应之后可能就觉得你有问题了。

  张志坚:对,因为我不太了解具体情况,像这个人比如平常的时候他的性格是比较欢快,比较活泼的,突然他蔫了,这个时候应该说熟悉他的人应该知道他可能是有问题了,比如说身体上可能有些不适了,即便是他再硬着头皮或者表现出来非常好,但是了解他的人会知道,陌生的人无从知道,他可能是不是想家了,你可能会想到这儿。

  主持人:这个库布齐的情况您了解吗,您去过吗?

  张志坚:我没去过,但是我大概从网上了解了一下。

  主持人:应该是这两年才新兴起来的一个探险的热点地方。

  达来:就是近几年。

  主持人:为什么这几年库布齐沙漠突然之间成了一个热点,一个五一就上百人去?

  达来:沙漠对体力来说消耗非常大,大沙漠有个七星湖,七星湖里面有一个绿洲,通过夜鸣沙走到七星湖,直线距离是37公里多一点,如果徒步走到那儿,各个方面非常疲惫,身体体力、精神非常疲惫,那时候突然眼前出现一个绿洲,年轻人非常兴奋,就是找这个感觉,来的人就多。

  主持人:有挑战,就有吸引力了。刚才讲到的是整个探险队在下午两三点钟发出求救信号,也就是说整个一天当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而这个时候他们都是在行军过程中,沙漠探险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去进行行动?

  张志坚:据我的了解,沙漠探险有几大危险,一个是迷路,因为没有参照物,很容易迷路。再一个就是中暑,因为很热,中暑了以后,失水以后导致身体不适,甚至疲劳死亡。还有一个就是沙暴,因为在沙漠里经常会有沙暴,主要可能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应该说在沙漠里行军,基本上都采取昼伏夜出的方式,因为晚上温度相对凉爽一点,更适合于人做体力活动,实际上白天的时候,在那么高的温度下,具体出事儿的时候我不知道温度是多少。

  达来:40度。

  张志坚:人体在40度这样的环境下,即便你不运动,身体各方面的消耗本身都是很大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是再活动,失水、中暑就很容易产生了。

  主持人:这种短期的两三天的沙漠探险也适用昼伏夜出吗?

  张志坚:不管什么,你人体不适应,比如在五六十度的地方行军,不管一天还是两天,哪怕一两个小时都受不了。

  主持人:另外我看到他们有一个行军计划,每天必须要走多少公里,要到达哪个地点,这个计划有没有问题?

  张志坚:这个具体的详尽计划我不是太了解,但是我觉得指挥者对实行计划的情况,应该根据具体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修正。比如说你体力情况不行了,而且中午,尤其是下午最炎热的时候,这时候即便我没有完成任务,我觉得也应该暂时先休息一下,恢复一下体力,以便完成这个行动。

  主持人:再说到遇难的小倩身上,我看到一些她之前写的日记,包括后来他们交代的事情整个经过的过程,就发现这个女孩特别要强,她对参加这次探险活动的欲望非常强烈。

  据了解,小倩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是个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了美丽幻想的快乐女孩。今年4月4日,小倩在一个论坛上看到召集沙漠探险队员的帖子,她第一个报了名,但是由于相关经验较少、体质太弱没有被接受,后来经自己努力,小倩被列为替补队员。

  我们在网上也看到了小倩对于自己出发前情况的描述:

  4月18日决定去沙漠。想去沙漠苦旅,不过心里没底,似乎有很长时间都没运动了。回想上次健身时间好像还是去年夏天,在跑步机上跑了不到30分钟,体力差很远啊。

  4月21日已跑步锻炼。今天听说了很多苦旅的故事,走长线的自虐游其实还是有很大危险性的,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现在还是“无知者无畏的状态”。

  4月23日云蒙山拉练。大家都对我能否有体力胜任沙漠穿越表示了深切的怀疑,八成可以通过这次找个借口把我甩掉。哼哼,坚决不能让他们得逞,呵呵。

  就在这次拉练当天,小倩通过了考验,被探险队接纳为正式队员。但几天之后,小倩却没能完成这次探险的计划,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主持人:最开始组织者是觉得判断这个女孩不适合参加的,后来我看他们自己写的东西是她的精神打动了大家,再加上她也确实积极努力地锻炼自己,然后通过这个测试,在平常心软、网开一面可能是一个好事,但对于户外运动来讲,这样的做法有没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

  张志坚:您谈的这个都是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不在场,我不是很了解。

  主持人:我们不说他们,我们就是假设这样的情况下?

  张志坚:我刚才说了,如果在身体状况没有什么问题的情况下,这个人的意志力比较强,我觉得应该可以考虑他加入,但是有个前提就是说,你这个队伍一定要能够解决他这个新手带来的一些问题,如果这个你实现不了,就不要让他加入。

  主持人:一个人有没有可能在他想要做一件事情,欲望特别强烈的时候透支自己?

  张志坚:那当然会,我们知道尤其是老年人干一个活动的时候,我们知道他心有余力不足,他的意识和思想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他的行动的可能性了,但是他一定要去做,所以往往就会出现一些,比如老人登山的时候出现一些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都是他自己的意志,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他肌体的许可范围了。

  主持人:在以往的登山户外的案例当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情况,就是意志力很强,但反而失败了?

  张志坚: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是怎么正确认识探险运动的问题,包括登山运动,这里面不要有太强的功利心,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比如我登山,我非要登到顶不可,实际上到最后我自己已经从体力上、从意识上,因为别人可能不太了解你,你自己已经明确了,几乎不可能了,但是我往往不善于放弃,也不舍得放弃,还得咬着牙,这时候实际上说白一点,就是不尊重客观规律办事,在自然面前我们说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你做出了一些超出你的身体可能性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危险就会发生。像过去的案例,比如说有些人登珠峰,他是带着很强的目的,因为我拉了赞助了,或者是某些媒体需要我完成这个任务,我不完成,我就没法做,我就不好交代,所以我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事实上他自己本身意识到,我可能这样做已经不是太合适了,但是他没有办法,没有退路。

  主持人:说道这种理智的放弃,当时咱们登珠峰的时候,我就记得有规定,登珠峰,不管你登到什么位置,下午两点的时候必须下山,即便说顶峰就在你眼前,你可能差两步上不去,按照规定你就应该两点就要下山了,这就是说根据气候可能造成的变化,可能要避免危险的情况下,你就要放弃眼前可看到的目标。

  张志坚:对,为什么两点?有一个规律,因为在两点以后基本上起大风了,而且天气会变化。

  主持人:风如果刮起来,人是很难下来的?

  张志坚:对,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危险,有些有经验的人,他往往能够很明智地做出一些理智的判断,我们说探险的时候,很多的时候选择放弃比选择坚持更难,因为本身我出来的目的,我可能就是要穿越这个沙漠,你不能因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走到一半了,你让我放弃了,或者让我回去,这可能也比较难。

  主持人:达来警官,您了解像单飞队,他们在小倩遇难的那一天,他们的行动计划本来是怎么样的,他们是不是一定要达到这个计划才能够宿营,才能够休息?

  达来:他们就是对自然规律,他非要达到自己的计划,应该说他走到早晨十点多就行了,宿营,到下午六点钟再出发,因为他们带的GPS定位仪,他们是不会迷路的,方向是没问题,所以晚上行军比较合适,但是他们不懂这个技巧。再一个,不管是天晒也好,中暑也好,要走那一段路,他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要付出沉痛的代价。

  主持人:而这个女孩恰恰就是在延长行军时间的过程中倒下的?

  达来:对。

  主持人:这次是第一次这么集中地有人在沙漠当中遇险向你们求救是吗?以前没有过?

  达来:去年有过一起,自那以前是没有。

  主持人:所以对你们来讲,这就是一个突发事件,平常有没有类似的一些准备,因为自己身边挨着这么一个沙漠,有人经常来探险,我们做一些应急?

  达来:这个方面我们也考虑得不那么周全,所以我们面临的形势和压力非常大,所以我们就着手准备这块工作。

  主持人:听得出来,达来警官,虽然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棘手的事儿,但是那种自责的感觉还是很重的,觉得没有能及时做,而同时也有人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救援的人不能够及时到达,是不是造成小倩最终死去的一个原因,在这件事情当中,您觉得救援的措施不力,占到多大的比例?作用是不是那么大?

  张志坚:我觉得从我多年的经验来说,我觉得尤其是无后方的探险活动,恐怕首先第一位的就是要自救,要具备自救能力,如果没有自救能力,至少有一支互救的能力,比如说同时穿越沙漠的可能还有几支队伍,他们之间应该有一些联络,或者有达成一定的共识或者协议,因为后方很远,即便你把信号发出去了,从后方找人,再组织,再到出事的地点,经常是救援人员到那儿了,实际上这个事情已经结束了。从这个具体案例来说,因为我不是医生,我不好说得太多,但是我觉得像十滴水、人丹,这种克服中暑的常备药品应该备一点,可能比较好一点。

  近年来,户外探险运动越来越受到欢迎,参加户外探险的人数越来越多,被探险者锁定为探险目标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磨练人的意志,培养合作精神,都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追求。但是户外运动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并出现了一些遇难的事件。

  2002年,北大山鹰社登山队攀登西藏的希夏邦玛雪山过程中遭遇雪崩,五名队员遇难。2003年8月,新疆户外运动爱好者关燕,在攀登新疆天山山脉中段主峰时发生事故,不幸遇难。同样是在2003年8月,福建登山者黄挺,在前往德清大化山自助登山中失踪,后来在深山中找到尸体。2004年在杭州,四名户外运动者在清凉峰迷路,其中一人跌落山谷遇难。2004年年底,一支攀登队伍在攀越四川骆驼峰过程中,三人遇难。

  尽管户外探险事故不断发生,但并没有阻止探险者的脚步,但是究竟该如何认识探险运动之险,如何准备和应对探险当中的突发之险,还不太被探险者所重视。

  主持人:这次的探险队是一个网络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大家的费用也都是AA制,并不是说像一个商业的组织机构,我收你的钱,我对你安全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网络组织起来探险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

  张志坚:我觉得像这种网络组成的,就是现在说的驴友,说的自助游也好,应该把他们活动的界限严格限定在旅游的范围之内。

  主持人:不能去探险?

  张志坚:对,甚至至少你不能去从事真正的探险,你做点体验式的探险可以,体验式探险是什么意思?距离比较近,出了问题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作为这种专业的,或者是比较真正的探险,我觉得像这种网络组织的形式是完全不可取的。

  主持人:这些网友肯定不服气,您怎么能一竿子把我们打死,我们就不能去探险了吗?

  张志坚:我不是说不可以,你可以有组织的,有一些固定的模式,一些具体的按照常规,按照科学的方法去探险,所以我原来说过一种概念,就是我们去探险,不是冒险,冒险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事实上这几年我们统计的结果也是这样的,真正的从登山一直到户外出事的,都是这种网上自愿报名的形式,没有责任,您刚才说他不服气,我可以跟你说几个道理,没有责任,比如说我报名参加了,我把我的性命交给谁了?我不知道,你说甚至你的名字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你网上叫这个、叫那个,出了事以后,可能我凭着一时热情,这个东西我不用你管,我自己负责,但是这个时候你有没有考虑到,你自己本身的责任,你家庭的责任,你以为我自己一个人我愿意干什么干什么,实际上你有你的社会责任,你有你的家庭责任,这些责任我觉得都应该考虑到,你才能够去做这些事情,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理性,理性地对待自然,对待探险活动。

  主持人:如果网友坚持说我们希望通过网络的形式组织起来,大家出去探险,有没有外围的一些组织或者制度来保障他们的安全呢?

  张志坚:目前来说恐怕只能靠行业自律了,行业自律和一些专业机构的培训,包括一些观念的传播和灌输,包括通过媒体。事实上网络上这些人如果非要做,我就建议,第一个,你看看他的证书,他手上有没有表明他自己水平的证书。第二个,目前来说,这个圈本身也不大,这些人有名有姓的人都是知道的,你要问他,这个人有没有名有没有姓,光是这个虫那个鸟的,这个不行,我说这个就等于把你自己的性命给了他。第三个,你如果要去,你事先应该准备一定的知识,你可以不妨跟他交谈的时候,适当的一些途径你考考他,看看他到底水平怎么样,你如果一考,他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你跟他去,我觉得那你就毁了,这个就很危险了,走出的可能就是一条不归路。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四晚20:30-21:00

  《新闻会客厅》周五特别节目《决策者说》播出时间:

  周五晚20:20--21:00

  新闻会客厅会见新闻当事人,敬请收看

 

来源: 新闻会客厅 作者: 编辑: 何始玉
·北京女游客为何遇难内蒙古库布齐沙漠   2006-05-08
·北京11名探险者详述内蒙古沙漠遇险始末   2006-05-08
·库布齐沙漠探险者平安返京遇难女子在当地火化   2006-05-06
·北京游客被困沙漠原因查明:队员所背物品较重   2006-05-06
·北京游客被困库布齐沙漠原因初步查明   2006-05-05
返回国内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