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还是考验消费者智商——
“看上去很美”,这部正在各大影院热映的电影很快有了生动的现实版。北京移动宣布推出新的“降价”套餐短短两天内,舆论评价便从“打破高价坚冰”“捅破单向收费这层窗户纸”的欣喜,急转为“作秀”与“促销花招”的质疑。新浪网一位网民的形象比喻很有代表性:这个套餐跟商场返券没什么两样,一切都只是看上去很美。
每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前后,电信业总会风生水起,这次出在一向波澜不惊的北京,出在广受质疑的移动通讯行业,立刻引起巨大震动。信息产业部清算司8日在发布北京移动手机资费下调消息时承认,长期过高的资费对北京消费者是不公平的。仅过一天,北京移动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然而令发布者始料不及的是,媒体提问的焦点集中在月租费、双向收费、单位时间资费偏高等“题外”之话。互联网上的批评声也不绝于耳,新浪网一项有6万多人参加的调查显示,接近80%的网民不满意新套餐,96%的网民认为北京移动通讯资费仍有下调空间。“降价”没有引来喝彩,反而招致一片质疑,这个反常现象着实令人玩味。
单从资费来看,北京移动此番调整的确能让消费者受益。以全球通用户为例,四款套餐如果剔除每月50元的月租费,每分钟本地通话费在0.15元左右,超出套餐限额后每分钟本地通话费在0.12元至0.40元之间。而另外两款被叫套餐更有诱惑,本地被叫通话费每分钟仅为2分钱,距公众盼望的单向收费只有一步之遥。北京移动还宣布,用户只能在所有套餐中任选一种,正是这条附加规定,使其降价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在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上班的曹先生评价,北京移动的新套餐就像一道复杂的单项选择题,让人既爱又恨。他说,接电话多的人,通常也是打电话多的人,但按北京移动制定的“套餐互斥”游戏规则,手机用户必须仔细盘算一番:首先要分析打电话多还是接电话多,根据结果选择主叫或者被叫套餐;其次要统计通话时间,以此为据在80元至220元的四档套餐中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最后还需要与北京移动以往推出的套餐作比较,搞清哪款优惠幅度更大。曹先生反问:这种复杂的数字游戏究竟是降价,还是在考验消费者的智商?
名为降价,实为促销,这是消费者对新套餐的另一点质疑。有人引用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算了一笔账:2005年,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每月通讯费支出约为70元,每百户拥有190部手机。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固定电话的开支,北京移动四档套餐最低80元的门槛也显得过高,其实质在于本地通话量越大优惠越多,看上去更像针对高端用户的促销手段,与资费下降的呼声相去甚远。
北京一直被视为手机通话资费居高不下的“最后堡垒”。今年3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罕见地指出,这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害。从2003年8月至今,尽管北京移动至少4次以套餐、预存话费等形式变相降低了资费,但目前仍然高于国内其他城市。据了解,上海移动16元大众卡用户在接听电话时不需要另付费,广州移动全球通最低88元包含320分钟通话时间,天津移动的最低资费仅为每分钟0.12元。在服务成本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北京手机资费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用户的“冤枉钱”一花就是近10年。
北京某公司执行总裁王女士认为,新套餐只是北京移动此次“引火上身”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在于其不合理的收费制度。比如说,你刚接一个来电便断了,通话时间仅有1秒,但必须按1分钟支付费用,这次通话相当于每分钟24元。她曾尝试在某月1日把手机通话计时表清零,月底将通话累计时间乘以每分钟0.40元,结果金额仅为通话账单费用的四分之一。她说,仅靠按分钟收费一项制度,移动运营商获取的利润肯定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北京移动1860服务热线告诉记者,两天来咨询新套餐的消费者不少,问题多为如何办理、“话费换手机活动”用户能否享受新套餐等。服务人员的答复是,参加“话费换手机活动”的用户必须到北京移动营业厅补交一定差额款后,才能申请新套餐。此外,已经享受其他套餐的全球通用户如果申请新套餐,也必须到营业厅,而不能在网上或者通过1860的自助服务办理。不少用户对这种过于麻烦的手续颇有微词,认为北京移动连促销也不够诚恳。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毫不客气地指出,北京移动的新套餐完全是“一场作秀”。他说,上海和北京同为特大城市,但上海推出的套餐60元包含360分钟通话时间,资费仅相当于北京新套餐的一半。如果真如北京移动所言,新套餐的目的是向消费者让利,那很简单,只要照搬上海的套餐就能显出北京移动的诚意。
阚凯力认为,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相比,北京由于用户高度密集,设备利用率要高得多,因此平均成本应该很低,但长期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资费最高的地区,这不能不引起消费者的强烈抗议。他驳斥了有关“资费高是为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说法,认为任何借口都不应牺牲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双向收费“名存实亡”,单向收费仍然坚冰难破,北京移动“犹抱琵琶半遮面”推出的新套餐,多多少少反映了中国移动通讯市场目前的尴尬处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