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原因使转学犹如跳槽
根据校方提供的资料,柘城一高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曾连续12年摘取全商丘市高考桂冠,出现过两名高考省状元,9名市状元。在柘城一高2004年和2005年高考成绩的统计册上,记者看到,该校2004年参加高考共有1710名学生,其中一本上线为113人,二本上线考生为260人,三本为541人;2005年度,该校共有2477名考生参加高考,其中一本上线103人,
二本上线365人,三本上线为669人。
“如果把高职高专上线算上的话,我们的升学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李广林说,考生质量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是很多高中挖柘城生源的重要原因。
李广林说:“说实在的,被他们拉走的这些学生都很优秀,但是我们每年都会有七八百名学生考入本科或重点高校,走了这几十个也不碍大事。但对学校年级段的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就有一定的压力,因为学校对他们也是有奖励规定的。商丘市的这些高中,在4月份报考前来到我们学校,突击性地把学生的户籍、学籍转走,他们没有履行培养义务,就把学生拉走以提高他们的升学率。”
在柘城一高的一些老师看来,有学校来挖学生就是间接证明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这种方式让人不能接受,好似养了一个孩子,长大了却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让人无法适应。“我们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了,既然他们愿意出钱,我就‘卖’,我不收这个钱,钱给学生家长,学生上大学有学费了,家庭和学生的压力相应就减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个好事。我们欢迎他们来‘买’!”李广林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无奈。
现行政策无法约束“挖人”现象
“这个事情早几年前就存在了,大家都知道,可是具体的操作我们老师也不知道,这些学生都是本省的,主要还是本地区的,不是什么高考移民,目的就是为了在高考中,能获取好一点的成绩,在将来的新生录取中能占得先机。”一位老师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只是再三强调,这些东西没有证据,更不要透露他的名字。
按照我国有关规定,这些学生不能算高考移民,也有很多考生梦想自己能成为被挖对象。
“依我的成绩,要是在柘城一高,也可能被买过来。给这么多钱,我也愿意来。”商丘市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对记者说。
对于这些学生的观点,很多家长也很赞成。“我的孩子能被人挖走,说明他的成绩好,反正该考试了,在哪儿复习都一样,还能挣钱,也算是减轻家庭负担吧。”一位被挖走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
在柘城一高,记者见到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06年高招报名的一份文件,在这份名为《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任何地方都不得接受非本县考生报考。与此配套的一份河南省招生办公室下发的文件中,也明确规定,应届生在学校报考,往届生和同等学力考生在户口所在地报考。
“我们向上反映了,但是人家已经把户口转走了,所以说,政策上根本无法约束,他们也算是合法的。”李广林承认,如果自己的学校有这些资金的话,他们也会考虑挽留这些考生。
“我们学校现在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我们都不比同类学校差,只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我们的好学生流失了,这样下去,我们肯定是受害者。”李广林表达了他的担忧。(郑州晚报记者卢曙光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