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05年6月24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与亚洲女性发展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亚洲女性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五月二十二日,第三届亚洲女性论坛在港开幕,会上公布了一份《中国人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
这份《调查报告》,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课题组通过网络方式进行调查,在三十六日内收集了有效问卷四千一百七十五份。
调查设计了经济状况、工作学习、人际关系、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婚恋关系、家庭责任、子女教养、社会性状、总体评价等十个部分五十个问题。
关于中国人“生活质量”调查的总体结论显示,不同性别对生活的信心希望存在显着差异。男性选择“总是”、“经常”和“有时”的比例为百分之十六点二、百分之三十七及百分之三十五点六,均高于女性;而女性选择“偶尔”或“从不”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五点二和百分之四点七,均高于男性。在收入纬度上,收入较高的群体对于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要高于其它群体。在婚恋关系纬度上,已婚或有稳定恋人的群体,明显更加充满信心和希望。在教育程度上,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强。职业上看,学生、军人、公务员、经理人、私营业主、离退休人员,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高于平均数;而农业劳动者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最低。
关于中国人“主观幸福感”调查的结论显示,年龄、教育程度、有无子女、收入程度、婚姻状况、目前生活地区等因素,对主观幸福评价有显着影响。年龄在二十二岁以下的答题者比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者幸福评价高;未受过高等教育的答题者,幸福评价不如接受了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有子女的答题者对幸福的评价稍低于无子女者;月收入在两千元以下者,相对于八千元以上者自身幸福感较低;但在两千至八千元月收入之间者,幸福感差异不明显;已婚者的幸福感明显高于未婚的群体和离异丧偶的群体。居住于京津沪的答题者幸福感较其他地区为高。
据悉,是次论坛由亚洲女性发展协会、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及香港国际妇女会共同主办,中国外交部前外交官联谊会及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协办。论坛以“女性成长与幸福”为主题,以“男女平等,和谐发展共同推进社会进步”为宗旨,就“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和谐”、“文化传承、女性智慧与幸福感受”等专题作深入讨论。
数十位百名亚洲知名女性学者,将在为期两天的会期里,交流创业心得,分享成功经验,希望有助于女性选择合适自身特点的定位和奋斗方向,并唤起社会各界对女性的关心。(记者关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