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媒体披露部分领导干部以虚假身份申报劳模并且当选,引来舆论哗然。事情虽然发生在两年前,但终于揭露出来,总比捂着好,同时也给评选劳模工作提出了警醒。
从揭露的事例看,造假者都是县一级的局长(科级),编造的身份多为与之管辖工作相对应的一线岗位,这表明,一是县处级领导干部申报劳模的限制多少起了作用,但也不敢说没有突破,或许尚未揭露出来,值得警惕;二是某些小吏私欲膨胀,连劳动模范这样的荣誉也要与民争,既要利又要名,而且作假骗取,可恶至极。
评选劳动模范并不排斥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他们当中确有先进者堪当劳模。但评模以一线普通劳动者为主是个原则,不能突破。这是一线普通劳动者难得的、有限的荣誉和奖励。所以从中央就对领导干部参评劳模做了严格的限制。为什么到了下面就走样了呢?
有造假者把责任推给了当地工会,说是工会让他掩盖了真实身份。这种托辞未经查实不能认定,即便查实也推脱不了其本人的干系。身为领导干部,难道不懂遵守纪律?没有自知之明吗?事实上,县里的局长们官虽不大,却权倾一方,也属得罪不起的人。否则,何以知情者当年公示时都不敢举报,两年后才“偶然”道出实情,在记者的追查下才暴露问题呢?
个别地方领导干部以虚假身份申报劳模并且当选,也暴露了评模工作的漏洞,机构设置、公示制度都有改进的必要。更重要的是,对已经揭露并经查实的问题应该严肃处理,给群众一个交代。不处理就是纵容,今后还可能发生,并且败坏这项严肃工作和劳模称号的声誉。(一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