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区委书记刘捍东正在接受“富民优先江苏行”网络媒体记者们的采访 摄影:国际在线记者董雪枫
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记者董雪枫):江宁原是南京一个近郊县,2000年12月撤县设区,是南京“三大新市区”之一。全区面积15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万。今年3月实施了新一轮镇街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来20个镇街撤并为9个镇街。近年来,江宁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区、“两个率先”目标,坚持以新的思路谋求发展,以新的突破促进改革,以新的局面扩大开放,以新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三个文明建设整体协调推进。去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增长18.6%;财政收入50亿元,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3亿元,增长50%;实际到账注册外资5.5亿美元;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86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分别增长10%和12.1%。今年,面对“十一五”黄金发展期,按照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江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杆杠,奋力争先。今年力争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围绕奋斗目标,江宁将依托南京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实施产业化、城市化、数字化、生态化互动并进,努力把江宁建设成为南京主城最重要的产业区、科教区、生态区、居住区,最终发展成为南京经济实力最强、各类生产要素最活跃、发展空间最广阔、最具特色的新兴城市。当前,江宁正着力推进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步伐,着力塑造崭新的新市区形象。按照“3年实现与主城功能互补、5年实现自身强磁场效应、10年形成对主城牵引效应”的总体发展方向,江宁正加快建设与主城既有空间组团的相对独立,又有各类资源要素无缝对接的现代化新市区。一是提升城市规划水平,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进实施从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城市控制性详规到重大专项规划的全覆盖,加快构建由东山新市区、三个新城和一般镇共同组成的,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层次分明、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着力彰显组团式发展的“T”型城市形态特色。未来五年,努力把东山新市区建成人口规模达50万、建成区面积达75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区域,把禄口、滨江、汤山三个新城分别建设成为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75%。二是加速融入主城步伐,强化城市集聚功能。加快实施从战略定位、资源要素、文化理念等多层面与主城的全面对接。以交通载体建设为先导,启动建设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实现与主城的互通互联、无缝对接。目前,正全力推进地铁南延、宁杭高速、南京二环线、区内交通环线为重点的“一铁、一高、两环”快速交通通道的规划和建设。未来5年内,江宁将形成10条以上与主城连接的快速通道。三是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提高城市建设档次。实施新市区东进南延战略,坚持把东山及周边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城市化、产业化、生态化互动并进策略,进一步拉开城市建设框架。目前,正重点抓好中心商务区规划启动、老城区改造、秦淮河景观区改造等“三区”建设,着力提升城市核心区域、重点部位、节点地区的规划建设水平。在中心商务区建设上,江宁以秦淮河景观带为主轴,依托百家湖商圈,推进城市骨干项目建设,引导金融、商贸等功能加速集聚,打造城市核心区,提升新市区的内聚力和竞争力。在老城区改造上,以疏散人口、完善功能、成片开发为重点,先期已启动府前片区、外港河片区、城东“大三角”等四大片区改造工程,力求尽快改变旧城面貌,真正让老城区显山透绿露水。
二、坚持新型工业第一方略,着力增强产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一是强势扩张项目投入,强化产业发展持续力。一着不让狠抓投入,抓有效投入、高效投入,确保“十一五”期间江宁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入所占份额稳步增加。今年,力争工业投入达160亿元以上,确保5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和200多个千万元以上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实物工作量的45%以上,厂房建筑总面积突破300万平方米。二是培大培强主导产业,强化产业发展集聚力。目前,正全力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设备、软件研发、新能源、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力求在产业链延伸、专业化集聚、竞争力提升、产业总量扩张上实现新突破。从今年起,江宁以每年80亿元的投资体量,加快壮大主导产业。力争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建成从集成电路设计、晶元制造、封装测试到整机生产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其中手机产量达1亿只以上;汽车产业实现各类整车产量30万辆、销售收入达300亿元的发展能力;电力设备产业形成100亿元的销售规模,产品产能、市场占有、技术水平保持全国行业领先地位;软件研发产业以嵌入式软件、动漫和电讯软件以及行业应用软件为主体,实现销售收入占到南京市的1/3;新能源产业形成以光伏、光热、光电、风能及生物能源为代表的产业特色,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食品产业以顶新、白象、百事可乐等行业龙头为支撑,努力打造华东地区产能最大的食品基地。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产业发展核心力。坚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强化核心技术、研发机构、先导工厂的引进培育,努力形成江宁产业高端优势,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目前,江宁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0家,销售收入占全区工业销售收入的40%。爱立信、西门子、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和信息产业部十四所、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南瑞继保等20多家国内外研发机构落户。江宁力争未来3年内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比2005年翻两番,达1200亿元。“十一五”期末,全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80%。
三、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一是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目前,正加紧建立与重点产业相关的世界500强企业、全国100强企业数据信息库和全区招商引资信息平台,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力强的科技型项目、龙头型项目、总部型项目。今年以来,项目引进势头良好,仅3月份就引进了3家世界500强企业。全年江宁将力争引进超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1亿美元以上项目3个,实现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增长20%。二是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推进园区由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江宁开发区已从一个县级自费开发园区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日益成为一个高度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先行区。江宁科学园已初步形成教育功能区、高科技产业园、旅游度假区“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教育功能区入住高校14所,其中11所建成开学。江宁滨江开发区加快发展生态化、环保型制造业,正加紧打造江宁西部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空港工业园成为以空港工业、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特色产业基地。此外,江宁还大力推进南京出口加工区(南区)、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空港物流保税园等特色区中园建设,努力建成全市乃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先导区和城市产业核心区。三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内源性经济。着力引进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培育壮大一批本土企业。今年力争吸纳内资160亿元,实现新增私营企业160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3800户,注册资金30亿元。未来3年内,努力使外资、民资各占江宁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四、精心培育现代服务业,着力造就新兴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到2010年,力争服务业实现总量倍增,结构优化,占地区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比重分别达38%和40%以上。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大现有物流资源整合力度,拓展服务半径,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重点加快南京空港物流保税区建设,今年建成1平方公里的物流基地,力争引进1到2家世界顶级工业物流企业,促进全区物流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着重抓好长安福特物流、海尔仓储等基地型项目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南京地区最大的专业性物流配送基地。二是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依托江宁创造中心和江苏软件园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软件产业。今年将新引进10家以上规模软件企业,使软件基地建成区面积达1平方公里。到2010年,力争形成大型企业150家、中小型企业和创业企业500家的集聚规模,实现年软件销售收入超过26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5亿美元,将吉山软件园打造成“融合产业开发与商业开发,生态、人居、活力的国际软件社区”。三是大力开拓精品旅游业。重点推进汤山风景区二期工程建设,积极申报牛首山国家级风景区,开辟旅游交通专线,实施旅游业接待人数突破100万人次。“十一五”期间,以汤山旅游休闲新城为龙头,带动全区旅游业量态、质态同步跃升,提高旅游经济份额。四是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推进欧尚商业中心、铜锣湾商贸广场等一批大商场、大市场建设,努力实现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力争在未来2年内,培育一批销售规模达10亿元的专业销售市场和专业销售公司;未来5年内打造出销售过100亿元专业特色市场,形成江宁商贸服务业的品牌和特色。
五、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江宁按照中央的目标要求和省市的工作部署,结合江宁发展实际,制定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系列政策措施,力争到2010年,全区100个村(社区)基本达到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服务社会化、居住社区化、环境生态化、农民知识化、乡风文明化、管理民主化的目标,努力使江宁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市、全省前列。围绕这一目标,目前,江宁正加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把发展镇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围绕“两年投资翻番、三年财政收入翻番、四年农民人均收入翻番”,加快发展壮大镇村经济。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加速发展外向型、生态型、都市型高效农业,提升发展各类密集型、效益型二、三产业,做大做强民营经济,聚力打造特色经济板块,培植镇村产业发展优势。力争3年后,镇域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元,财政收入占全区总量的40%以上。二是把推进富民进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责任。做好农民转移文章,确保江宁每年新增转移劳动力达2万人以上,未来3年内,努力让所有愿意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者都拥有工作岗位。做大全民创业文章,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江宁农民老板的比例能够大幅提高,逐步使农民经营性收入高于工资性收入。做实保障富民文章,重点健全完善以社保、医保、低保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三保一助”保障体系,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接和融合。同时,对全区征地拆迁农民,全面实行边拆迁、边安置,边农转非、边促进就业,边发安置费、边进入社保统筹“六个同步”政策,真正用致富增收的机制保障农民群众享受建设发展的成果。三是把推进城乡生态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的第一要义。深入开展“三清”工作。今年,江宁在试点的基础上,将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强对露天厕所、垃圾、河道、道路、家前屋后等五个方面的综合整治,力争三年后全面完成村庄环境的整治工程,提高农村综合环境质量。同时,一体化推进城乡道路、水利、环保、信息网络等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城市文明向农村积聚、延伸和覆盖,全面实现城乡功能的互动共享,创造文明整洁的农村新面貌。四是把推出新农村典型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江宁农村各地现状各不相同,情况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千篇一律。江宁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示范带动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稳步推进。今年将着力打造10个新农村示范点,重点建设彭福、青龙、清修、周里四个新农村典型,建成25个农村标准化示范社区,努力在年内推出一批全市、全省叫得响的新农村典型,以此带动新农村建设迈向新的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