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轰轰烈烈的高考大战将拉开序幕,本报联合某网站教育进行的一项有关高考生的调查显示——
为提高成绩七成高考生会“服药”
六成认为此举真能提高分数七成愿以副作用换取好成绩专家建议别盲目迷信注意调整好心态
算上今天,距离高考也只剩2天了。
本周三,本市12.6万名高考生就要走进4000多个考场了。明天下午,考生将可以提前走进考点熟悉考试环境。
本报联合某网站教育进行了一项有关高考生的调查显示:七成接受网上调查的高考生会为了提高成绩而服用药物和保健品;六成认为服用药物和保健品真能提高考试成绩;六成打算服用药物和保健品的考生认为,兴奋剂比补脑药品更有效;甚至有七成高考生愿以药物副作用来换取高考成绩的提高。
高考专家冯建告诉记者,几年前有位叫张原的考生考前服用了大量保健品,逐渐产生依赖性,由于在考场上不能服用而导致紧张,影响了高考的成绩。
家长、教师、医生和专家联合建议:高考生不要盲目迷信药品和保健品,最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调查1·考生说法
不指望提高智商只希望兴奋一下
考生孔令强告诉记者,他吃了一些保健品,一部分是亲戚送的,一部分是父母买的,诸如脑-白-金、忘不了等都有,“也许会有点作用吧!希望对考场上保持最佳状态能有好处”。
广渠门中学的一名女生说,这个节骨眼谁也不能再提高水平了,关键靠发挥和状态,她就买了许多广告中吹得很神的保健品,“不指望它们能提高智商,就希望它们能让我兴奋一下,也许能提高分数”。
调查1·家长表态
高考好比赛跑希望公平竞争
孔令强的家长王女士说,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而高考又是人生很关键的一次转折。她说:“考上一个好学校、好专业,将来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孩子也就会更有发展,我们给他买保健品也是抱着万一管用的想法,有总比没有好吧!”
王女士说,现在的高考生,家人不给买保健品的肯定很少。她有个侄女是前几年高考的,那年她还给侄女买了保健品,“万一能起作用呢”。
广渠门中学那名女生的家长表示,别人都买都吃,自己的孩子不买不吃就等于一个正常的运动员和服用了兴奋剂的选手赛跑一样,因此,没有任何排斥保健品的理由。
调查1·教师声音
不支持吃保健品不制止这种行为
北京宏志中学高三班主任张超月告诉记者,一般来讲,班主任都不支持学生吃保健品。
他说:“这样会打乱考生平时的身体周期。如果白天犯困的话,我们一般建议考生喝一点咖啡。”
有着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的北京宏志中学高三年级主任王芝平认为,考生服药应该遵从专业医生或专家的建议,“一般的药物是否有副作用你很难了解”。
调查1·专家发言
家长有心理误区让考生信心不足
高考专家、北京新干线学校冯校长说:“认为服用健脑或有助于兴奋等的药物或保健品会提高成绩,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我们建议,家长也要在高考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他说:“考前临时进补,或者是给学生服用兴奋药物及保健品,恰好反映了家长并未用一颗平常心面对高考,会让考生觉得家长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从而信心不足,甚至产生对除自身实力外的一些其他因素盲目依赖的心理。”
他补充说:“这样,很有可能对考生在高考中的发挥造成影响。”
调查1·心理诊断
服用者压力较大部分有盲从心理
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蔡建新认为,为提高成绩而做出此种举动的考生,对高考的选拔作用是非常认可的,这类考生的压力通常较大。
蔡建新表示,考生选择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一方面是由于备考期间体力消耗较大,考生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认为它们对提高高考成绩确有帮助;此外,服用药品和保健品的心理暗示不容忽视。
蔡建新说,部分考生看到周围人都服用,为追求考试时的最佳状态,在并不确定是否能起到作用的情况下,认为只有自己也跟随这一行为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