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各成员国外交战略的新调整: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多边外交;俄罗斯“东西平衡”的外交取得切实成果;中亚国家有了一个进入太平洋西岸的稳定“桥梁”。
在6月15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至少创下了两个纪录:几个观察员国都表示了空前强烈的“转正”愿望;在现场报道本次峰会的国内外媒体和记者数量,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表明,从1996年的“上海五国”首次元首会晤,到2001年六国领导人决定成立区域合作机制,再到如今的上海峰会,影响力迅速增长的上海合作组织不仅对成员国的凝聚力日增,也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特殊环境特殊机制
20世纪后半叶,中国和苏联在一段“蜜月期”以后,经历了长达20年的对抗,边境地区陈兵百万,相互敌视。8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解冻,首先要解决军事领域互信和边境地区裁军的问题。苏联解体打断了围绕上述问题的谈判进程,重新恢复时中国的谈判对手由一个变成了四个。
1996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四个邻国的领导人,在上海签署了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的协议,这也成为“上海五国”的开端。
上海合作组织诞生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由一种安全磋商发展而来的,尝试消除冷战遗留的种种威胁而建立起来的多边机制;它是一个为成员国建立正常双边关系创造条件的互信机制;它是一个由元首会晤“自上而下”发展起来的伙伴机制;它是致力于成员国相互安全,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共同发展的保障机制;它是一种努力改善地缘环境,适应地区形势发展需要的合作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进行合作的基本区域,从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边境地区逐步扩展,重点是解决中亚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问题,因为这对所有成员国来说都是利益攸关的。
中亚地区安全形势复杂、民族众多、宗教的影响很深、经济上面临很多困难,是国际安全链条中非常薄弱的一环,又是极有前景的能源开发基地,外部势力非常活跃,给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课题。
新理念新模式
以上特点说明,上海合作组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联盟,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了全新的合作方式、全新的发展理念、全新的行为规范,不可能重复其他国际组织的道路和功能。
上海合作组织迅速成型,凝聚力不断增强,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其首要原因是它倡导一种新型的国际政治思维。“上海精神”和“新安全观”的提出,甚至要早于组织《宪章》的制定和常设机构的设立。这种先创造一种新的思路,用来指导多边合作的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创举。
“上海精神”强调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政治理念,是推动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基石。
对于各成员国来说,创建上海合作组织,也标志着外交战略的新调整。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多边外交;俄罗斯“东西平衡”的外交取得切实成果;中亚国家有了一个进入太平洋西岸的稳定“桥梁”,是其重视经济外交的集中体现。
双轨机制全面合作
与世界上大多数区域组织不同的是,上海合作组织不偏重于某一领域的合作,不想建立军事安全同盟或高度经济一体化的组织。该组织的合作包括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各个领域,启动的会晤与工作机制也包括很多级别、很多部门。上海合作组织还通过举办艺术节和论坛,促进民间的交流,形成一种“双轨”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倡导全面合作,与成员国双边关系的全方位发展有直接关系,中国与俄罗斯是“战略协作伙伴”,与哈萨克斯坦是“战略伙伴”,与乌兹别克斯坦是“友好合作伙伴”;俄罗斯与中亚国家更是“盟友”。
另外,成员国面临的地区形势和周边环境非常复杂,成员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解决的是“综合性”的问题。
全面还体现在合作方式多样、灵活。从组织的未来发展看,在不同时期,对于各个成员国来说,面临的首要任务各不相同,要及时进行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目标既有短期的任务,也有长期的方向。要发挥合作的潜力,真正推动区域合作,就要不断作出最恰当的选择,还要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必要的联系。该组织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包容性和开放性。(作者为社科院俄欧亚所中亚室主任,文章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