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6月25日电题:几个电话得原料多头管理成“保护伞”
——对104公斤毒品案的“导演者”肖春风采访启示
记者王勉、王骏勇
藏身在民宅内的“制毒工厂”,一小时竟生产毒品3000粒。广西警方日前在柳州市查获了一起特大制毒案,缴获自制毒品104公斤。记者日前在看守所内对此案的“导演者”、一个初中还未毕业的农民肖春风进行了采访。
几个电话得到制毒原料
广西来宾市大湾乡人肖春风,现年49岁。初中二年级还未毕业就辍学了。1980年,肖春风曾因伤害罪被劳动教养一年。出狱后,他到香港,在一位香港朋友的介绍下,他在公海“民惠公主号”赌船上帮人看场,还不时地到缅甸去赌博,几年下来赚了几百万元。有了钱他染上了毒瘾,为了有更多的钱来吸毒和赌博,他凭借自己从小对化学知识的喜爱,回到广西开起化工厂。尽管时间不长,但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化学实践经验。
肖春风说,2005年他在上网时,发现一家制药企业的醒目广告。他顺着广告上联系人王某的电话打过去,问有何生意可做?王某说,可以提供茶多酚,并称茶多酚与其他化学原料结合、加工,就可以制作咖啡因,王某进一步“游说”,有了咖啡因,就可以办饮料厂、生产咖啡糖等。而且提出,如果提炼出的咖啡因没人要或者办厂不成功,将以双倍的价钱回收咖啡因。
只要稍微对毒品有点了解的人就知道,高纯度的咖啡因本身就是毒品。如果在咖啡因中加入其他原料再提炼,就可以制成冰毒片剂。肖春风说,通过几个电话,技术问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主要原料又有人直接供货,加之王某的承诺,给他吃了定心丸。肖春风立即着手,给王某付了9万元,得到了约100公斤的茶多酚,他还派人到广州购买了冲压式颗粒机、冲压机、反应罐等。2005年9月,肖春风与曾在吉林省开设过地下赌场、对制毒技术也颇有研究的广西宜州市人王霭权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制毒史。
处处钻政策管理空子以逃避风险
为了有效地管理易制毒化学品,防止流入非法渠道,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并于去年11月1日开始施行。对23种易制毒化学品进行管制,这其中就包括肖春风提炼的这种咖啡因。
记者采访肖春风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他始终在钻政策管理的空子,力图尽可能地逃避风险。因为咖啡因是在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的一种生物碱,它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极度兴奋,大剂量或长期服用会产生一定的精神依赖,同时对身体有很大影响。因此,被国家列入受管制的精神药品范围。但肖春风却是这样打擦边球的——他不直接要咖啡因,而是要制作咖啡因的原料茶多酚,而茶多酚不在管制之列。
同时,尽管咖啡因属于受管制的精神药品,但长期以来像咖啡因这样的精神药品算不算毒品,一直存在争议。加之,市场上多数毒品都大量掺假,贩毒者和吸毒者都心知肚明。因此,肖春风又有了新的空子可钻,那就是他提炼的咖啡因纯度不是很高。肖春风认为,低纯度的咖啡因“原则上不算毒品”。
有了这些空子可钻,肖春风等人就放心大胆地生产了。因为他们用6万元的原料就可以生产出1万粒冰毒片剂。负责销售的王霭权在吉林省的批发价为每粒28元,也就是说6万元可以很快变成28万元。肖春风说,这还不算掺假,如果掺杂其他物质,利润更难以估算。
政策管理的空子和暴利的驱使,让肖春风几近疯狂。他请了两名打工仔帮忙。一人负责提炼咖啡因,一人负责合成冰毒片剂。据其中一名打工者张敏交代,他每小时就能生产冰毒片剂3000多粒。
“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局面成了“保护伞”
针对“制毒工厂”频频出现,制毒案件屡屡发生,有关人士建议,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监管:
必须对生化企业生产产品流入、输出,甚至废料严格加强监管。肖春风特大制毒案发生后,公安部门顺藤摸瓜,查出为肖春风提供茶多酚的厂家是江苏省无锡市一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柳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二大队队长谢伟说,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植物提取及其天然产物分离纯化的企业,由于茶多酚不属于管制产品,加之该企业证照齐全,合理合法。
然而,公安人员进一步了解,才查实该企业下属员工以茶多酚的名义,实际给肖春风提供的是纯度为50%的咖啡因原料。抓住这一点,终于有所突破。谢伟说:“我们可以想像,除肖春风外,不知还有多少不法分子从这里买原料,而且能轻而易举地运出来。”
是监管部门互相扯皮,造成“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局面。按规定对易制毒化学品在生产、经营、购买、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规定,公安、安监、药检、工商等部门共同管理。但安监部门认为此案由药检部门管理,但药检部门认为在他们权限内,该公司没有错,“证照齐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副总队长邱玉城说,这种多头管理难成合力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犯罪的纵容,成了不法分子的“保护伞”。比如,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但由于不具体,太笼统,难以做到各司其职。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管制范围上应该有所延伸。谢伟说,比如茶多酚这样属于管制化学品的上游产品,怎么办?为了防止有人钻空子,建议对常见的像茶多酚这样的上游产品也列入管制范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