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逾千万桂林办公司
自称高干子弟化名“李森青”投资多个项目但都有始无终
本版撰文时报记者涂 峰本版摄影时报记者陆明杰
从2001年起,刘招华化名李森青“定居”桂林,并自称高干子弟,以“桂林市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名义,在桂林开展大手笔的投资项目,范围涉及桂林临江镇、两江镇等多个镇。仅临江镇“红豆杉”种植项目就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但这些项目大多有头无尾,直到逃离桂林,他还拖欠当地农民工20多万元的工资。
1 “大老板”斥巨资改制林场
结果:育苗无法存活如今成黄土一片
在桂林“落户定居”后,刘招华将自己成功“漂白”成一名拥有巨资的商人。2001年9月,刘招华化名“李森青”注册桂林市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李森青”任董事长,公司注册地址为漓江花园185号。他同时还在桂林市的临桂、龙胜两县投资千万元,其中,要数计划总投资3亿元租赁临桂县国营凤凰林场的工程最为“宏伟”。
6月22日,记者前往位于桂林西部、地处丘陵地带的临桂县凤凰林场。该林场占地近3万亩,如今人丁稀少,几位在林场工作近30年的老工人谈起“李森青”和其带来的那次“改制”仍然记忆犹新。
“2002年底,在县里领导和林场负责人陪同下,一位大老板来到我们林场考察。”林场员工李亚苟还记得当时那位老板面带微笑与他们工人打招呼,“他就是李森青”。随后不久,2003年3月,由县政府组织的“林场改制大会”在林场召开,参与这次会议共有50多位林场职工。
参与那次大会职工代表郑分德说,这次会上,县领导表态,林场租赁改制以后,每年可以收回税收250万,而五年以后为每年200万。从当时租赁协议上看,森森公司以600万现金租赁凤凰林场70年的整体种植权,并承诺一年后完成工厂建设,投入资金1.3亿元,三年投资3亿元……
“凤凰林场是丘陵地带,根本不适合种植红豆杉。”工人李亚苟说,李森青的公司先开辟30亩地用于育苗,可是最后都无法存活,只剩下300多株幸存。记者在林场看到,曾经育苗过红豆杉的地垄如今已成黄土一片。
林场工人回忆,“投资开始时,刘招华还到林场转转,并和工人问个好,但到了2004年后,刘招华很少在林场走动,更谈不上对林场的管理。由于林场疏于管理,林场发生了几次火灾,损失不少”。
记者通过相关渠道联系到当年在刘招华投资桂林中起实质性作用的关键人物——原临桂县县委副书记,现任桂林市交通局副局长骆运明。对当年招商引资的细节,骆运明已经不愿多提:“刘招华起初很遵守协议,在签完合同不久,就将资金汇入县财政局的账户,其余的事,还是问司法机关吧。”
2拓平隐蔽山洞做冷库
结果:许诺一次性付10年租金终未见一分钱
除了投资凤凰林场,刘招华还把自己视线放到两江镇白岩村。2003年5月,“李森青”在两江镇宣称投资8000多万兴建洋葱精加工项目,并称要带动两江镇种植洋葱1万亩,使两江镇成为洋葱之乡,年创税收800多万以上。为此,“李森青”还要求白岩村村民,将村后一座山洞拓平,说是为日后作为冷库所用。
据白岩村村干部吴江明回忆,2003年上半年,他接到镇里面的电话称,有个大投资商要来村里考察,当时他去村前迎接这位大老板,“这位大老板就是刘招华,他来的时候,有一大帮陪同一起,排场不小”。吴江明说,刘招华在村里转转后,表明他只看中村后的一个山洞和洞前的几十亩地而已。
吴说:“刘招华当时就想把这个洞租下来,准备作为工厂冷库,并以每年租金3000元与村里达成协议,一次性付出10年的租金。但至今未见到一分钱。”不过,刘招华当时觉得这个洞口太小,他要求扩大,可以通行卡车。
“他还与当地村民签了一个协议,将山洞底部整平扩宽,当时工程量估算的是5万元,可是最后只给2万元,当时洞口本来只能走三轮车的,拓宽后,可以走大卡车了。”
记者看到,这个山洞背朝沿山路方向,隐蔽难以发现,要翻过村里的田埂才能找到。远望这个山洞,看见洞口并不大,如同一条山缝一般。洞前的空地已经被岩石和泥土夯实整平,一圈岩石绕起篱笆。向洞穴里面走几步,便觉得“别有洞天”。洞内冷气阵阵,清凉沁人。洞穴面积约三分之二个足球场那么大,洞高约15~20米,整个洞由一个巨大石柱支撑。洞壁上挂满了石钟乳,石柱随着不时滴下山泉,“叮咚、叮咚”作响,洞内有五分之一的空地已用水泥整平,而泥泞土地上还留下深刻卡车轮胎印。往洞内走进50多米,光线已经昏暗,但洞的深处可以看到透出一缕阳光,那是从另外一个可以通往后山的洞口透出的。
为什么刘招华偏偏会挑选这个山洞?村民事后议论,那大概是为制造毒品选的地点吧。时任村支书的刘孔平说,看到刘招华当时的排场,还以为他是个大老板。刘招华当时自称自己是高干子弟,父亲是副总理级国家领导人,他从小就在军营长大。直到刘招华逃离桂林那天,两江镇的洋葱精加工厂仍未建成,只剩下半成品冷库的山洞。
3 “红豆杉”项目招工300名
结果:拖欠农民工20万工资玩失踪
刘招华在桂林投资诸多项目中,龙胜县的红豆杉育苗基地投资时间最早,也给当地带来最大的负面影响。他在当地拖欠了百余农民工的工资,合计为20多万元。
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原负责人说,大概在2001年,刘招华得知黄沙江这块宝地后找到了乡里面,要求租赁山岭建设红豆杉育苗基地。“我们对此项目进行考察研究,认为可行,便积极为刘招华办理了有关的报批手续。后来,黄沙江红豆杉人工原材料林培植基地便启动。”
刘招华这个“宏大”的项目吸引了附近的新元、固洞、半河等村寨的150多名农民到基地打工,算上忙时雇佣的临时工,在刘招华红豆杉基地打工的附近农民有近300人。“项目开始时,刘招华曾经来过这里四五次,而工程进行得比较顺利。”该负责人说,2003年4月,红豆杉基地在农民的辛勤培育下初成规模,一个月后,基地公路已修成了10公里,苗圃育成了50亩,炼山挖坑60多万个。在基地打工的百名农民工每月四五百元的工资也按时发放。
随后,刘招华却突然“失踪”。“我们记不起刘招华失踪的准确时间,大概在2003年5月份。”在基地打工的农民说,他们立即到处打听其下落,后来这一情况反映到平等乡政府,乡政府曾多次派人去桂林市区找刘绍华,但每次都没有结果。
平等乡负责红豆杉基地项目的副乡长石安成曾表示,闻讯刘招华拖欠农民工工钱的事情后,平等乡相关负责人曾多次催促刘招华,并十余次上门,但没有结果,最后连打电话刘招华都不接。
据悉,2003年5月起至2004年1月份止,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拖欠171名农民工的工资合计为204102.17元。11月23日,这些农民工以劳务合同拖欠工资为由,将桂林市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起诉至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就在第二天,刘招华准备逃离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