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与往年相比,今年审计报告“问题少了,表扬多了”,“被点名的国家部委也寥寥无几”,引起民间舆论质疑声一片:审计部门是不是受到什么难以承受的重压,不愿再唱红脸,要变得和风细雨了?
针对社会公众的疑问,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是一种理性的转化,没有过多点名并不是压力的问题,每年刮风暴也不是很好,监督应该走入一个常态,应该制度化、理性化。一般性的阐述财政管理中的宏观问题,与以往列举案例的审计报告相比,可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其实,我们原本不必去妄猜复杂的权力和利益博弈,以及政府权力部门之间难以言说的“潜规则”,因为终究猜不出什么确定不疑的结果。我们不妨将目光的焦点转向审计的功用和目的,其根本意旨之一在于祛除财政管理中的腐败问题和制度缺陷。如果审计报告从点名到不点名的变脸,果真如审计署官方所说“要从揭露问题重点向制度建设倾斜”,这种变化确实包含着可以理解的理性诉求。毕竟,整肃政府财政秩序,首先得诊断出漏洞和问题之所在,而后开出医治的良方,亦即进行或完善相关制度建构,形成具备实效的制度监管,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才是如今万众注目的审计的真正目的所在。否则,尽管有一年一度的“审计风暴”以及随之而来的舆情汹涌这类短暂的表象冲动,没有切实的制度跟进解决症结所在,势必陷入目前“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空转怪圈,纳税人的钱继续在违法违规或低效浪费中年复一年地流失着。
然而,细细观之,穿透审计署官方就不点名违规机构而给出的“理性”解释的浮尘,内里是否存在着那么一点点“凌波微步”的飘渺迹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容人目光偏狭,用于辩解审计报告从点名向不点名的转变似乎并不那么妥当。将点名比作“只见树木”,把不点名喻为“见到森林”,也就是把点名揭露违规部门与指陈财政体制当中一般性问题截然分离开来,向大众灌输两者之间相互排斥的观念印象。但写过论文或报告的人都知道,将具体而微的案例嵌入一般性的论断中,能够使论点更加明确,也更加具有说服力。没有论据的文章,要么是空洞无物的教条,要么是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
而且,在审计报告中,点名是手段,但它同时也形成一种独立自在的目的,即满足公众应有的基本知情权,让纳税人知道到底谁在乱花他们的钱。把树木和森林截然分开,以“向制度建设倾斜”的宏大话语排斥公众这种基本的权利,这样的“理性”不仅空洞,而且虚假,与审计长李金华曾经说的“审计不是风暴,而是透明”,似乎背道而驰。这使得公众不得不心生疑窦:不点名是不是对那些强大的违规部门的妥协,向着中国官场“不明加臧否他人”潜规则的回归?是不是在推崇制度理性的说辞下解构着民主制度建设本身?
当然,我们并不是指责审计署本身及其内部的官员,审计署毕竟只是庞大复杂的国家机构中的一员。我们不祈求有力挽狂澜的道德英雄出现,延续千年的“青天”意识已证明个别官员或个别机构的严明公正可能解决不了全局性问题。但我们期待每个制度环节都不以闪烁的词汇规避责任,不当好好先生,向国民负责,真正地落实管理职能,才能根本改变目前公共财政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而不致让审计署孤身艰难前行,扮演着与风车战斗的堂·吉诃德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