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网站人气远超医院网站
但医疗风险不容回避,“网上医生”有待立法
学病理出身的廖新波和网络有着不解之缘,当初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当副院长时,就带头创办了“我是医生”网站。对于广州这两位医生自建网站与患者交流的做法,他表示支持:“如果医生办网站的原始目的是为了让病人更好地了解疾病,了解医院,这种行为我很赞同。医院的环境和工作要求,使得医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患者细聊,这一缺憾可以在网上得到弥补,对促进良性的医患关系有益处。”根据他的经验,医生个人网站的人气往往远高于过医院的“官方网站”,那是因为医生个人投入热情高,医院网站的设计通常缺乏互动性。廖新波支持发展网上和谐的医患关系,但他不鼓励医院盲目地硬性规定医生为了网站加班。
医生上网开诊,会不会存在医疗风险?廖新波认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他称医生在网上可以做一般的保健咨询,但开处方则不成熟,“网上看病如隔山打牛,很多具体的症状病人根本无法描述准确,如果要发展到视频看病,则需要细则的法律条文支持。”省妇幼保健院的林少勇医生告诉记者,他会向网友推荐适宜的保健品,遇到非常普通大感冒发烧会介绍一些常用方法,个体化的病例均会建议上医院到对应科室就诊。
医生网上开诊病友来做版主
网站:乳腺癌康复在线
网址:
http://breastcancerol.comN
站长: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主任郭智涛
人气:3万浏览量
“郭医生,我已经做了半年化疗了,现在能吃木瓜吗?”正在接受采访的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主任郭智涛不断接到这样的电话。郭医生对记者表示歉意后,转头向电话里的病人交代各项注意事项。
患病女教师建乳癌QQ群
和林少勇医生一样,郭医生也是自费建了一个非盈利的网站——“乳腺癌康复在线”(http:NNbreastcancerol.comN),近一年的时间累积了3万浏览量,聚集了天南地北的乳腺癌患者。
网站主页清晰简洁,从乳腺癌自查、治疗的最新资讯到一周营养食谱都应有尽有。在BBS里,郭医生的病人各司其职担当版主,有的负责收集乳腺癌患者勇斗病魔的文章,有的专职贴五花八门的幽默图片,最受追捧的当然是郭医生的“专家门诊”。“做完手术多长时间可以打羽毛球?”“纤维瘤切除后还会复发吗?你说增生病人应戒烟酒,包括红酒吗?中药什么时候吃好?”郭医生在一一作答之后,还会附上一句声明:“以上是本人立场观点。”
在页首滚动信息中,有几行字特别引人注意。郭医生将自己的手机号码、QQ号都公之于众,还特别推荐了一个年轻乳腺癌患者的QQ群。这个名叫“青年同盟会”QQ群,里面现有100多名35岁以下的乳腺癌患者,由韶关一名26岁的女教师创建。她网名叫做“顺子”,生完孩子半年后发现患上乳癌,在当地做了根治手术后,目前正在接受化疗。经历了开始最痛苦最难熬的那段时间,顺子决心直面病魔斗争到底。她不仅成了郭医生网站的常客,还特意申请了一个QQ群,将五湖四海的年轻乳腺癌姐妹召集在一起。
年轻患者特别依赖网络
每天晚上7~8点是QQ群里人数最多的时候,郭医生会选择此时上去和她们聊天。“这些患者特别依赖网络,她们年轻,心理压力尤其大,不仅在网上焦急寻找最新的治疗方法,也只愿意躲在网络世界里和同病相怜的人沟通。”郭医生几次动员病友门网下见面,参加户外活动,但直到现在还没得到响应。
让郭智涛感到欣慰的是,网站现在办得小有气候,不少乐观外向的中老年患者把网上的聚会发展成现实的集合。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成立了一个粉红丝带合唱团,每周在网上通知活动时间,还把练习的作品做成音频放了上来。6月的一个周末,在郭医生这个“领队”的组织下,病友们兴致勃勃地组团去南华寺祈福旅游,一个长期失眠的大姐路上找到了倾诉伙伴,玩得十分尽兴,回来一周都没有再靠安眠药睡觉。这些令人感动的片断都成了网站最近更新的内容。
|